2050,科技改變人類定義
2019/01/24
人類研究大腦相關科技帶來了各種問題。例如擁有意識的人工腦屬於物體還是人體的一部分?人類是否會無法操控具有惡意的資訊?科赫表示,「有必要確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應正視倫理性課題。
消失的「邊界」
人類漫長的進化史離不開科技進步。尤其是最近30年,科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03年科學家通過國際合作完成了對人類基因組的解讀工作。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稱,1個人的基因組解讀成本從2001年的9500萬美元降至2017年的1100美元。
1990年代普及的網際網路給人類創造了網路空間。如今智慧手機的性能大幅超過30年前的超級電腦。
在人類的歷史上,最近30年科技迅速發展,但今後30年將進一步加速。性能遠遠超過目前超級電腦的量子電腦將投入使用,人工智慧(AI)超過人類智慧的「奇點(Singularity)」的到來也可以預想。
在最近30年,科技給人類帶來了便利性和富裕。另一方面,今後30年將迎來人類理想狀態和社會體系的根本上的重新審視。日本京都大學校長山極壽一表示,「由於到2050年的技術進步,人類將迎來轉型期」。
操控基因的技術將打開曾是人類夢想的「長生不老」的大門,AI的進步將帶來勞動和學習的重新定義。於是,人類和機械的界限也將瓦解。
兒童型機器人「ibuki」(大阪大學) |
被定名為ibuki的身高120釐米的人型機器人模倣的是10歲左右的兒童。它能重現人體的步行動作,還能顯示出微笑等表情的變化。大阪大學等的開發團隊瞄準的是機器人在人類社會中變得理所當然的未來。據稱如果是兒童型機器人,人類在接受時也將變得寬容。為了今後的成長,ibuki還將磨練與人類對話的能力。
「人類的定義將根據技術的進展而改變」,項目負責人、大阪大學教授石黑浩如此表示。「目前需要的是思考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科技進步將改變生活方式和社會機制。人類是什麼?尋找答案的旅程將開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