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科學/技術 > 基因組解析正加速揭開日本人起源之謎

基因組解析正加速揭開日本人起源之謎

2019/05/31

PRINT

      在人類學研究中採用最新的基因組解析技術是國際性潮流。以2003年完成人類基因組測序為契機,醫學和生物學的研究普遍開始進行基因組分析,相關技術也有了飛躍進步,逐步可以以低成本實施解析。這一動向也擴展到古人與現代人的比較研究中來。

   

      由此已經帶來了許多改變人類歷史學傳統觀點的新發現。例如,在約2萬~3萬年前滅絕的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此前一直認為與現代人的祖先智人(Homo sapiens)沒有交融,但2010年通過基因組解析,發現我們現代人保留了來自尼安德特人的基因。

    

      尤其是近年來,通過對新發現的人類種群進行分析,發現各種不同種類的人群不斷融合,人類歷史的面貌正逐步被揭開。2008年在俄羅斯發現了新的人類種群「丹尼索瓦人」的化石,2018年判明在丹尼索瓦人與尼安德特人之間孕育了後代。還有觀點指出,部分現代人保留了丹尼索瓦人的遺傳基因。

   

      解析古人的基因組資訊此前一直以歐美的研究團隊為中心展開。東亞地區近年來陸續發現新的人類種群,開始受到關注。日本國立遺傳研究所教授齋藤成也表示「打算公開遺傳資訊,推進與海外的共同研究」。其成果不僅對日本,還將對東亞的人類學發展做出貢獻。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出村政彬

 

      繩文人與彌生人:在繩文人開始生活在日本列島之後,約3000~1700年前彌生人也遷移到日本。繩文人和彌生人之間不斷混血。此次的研究還發現,混血程度在各地區存在差異。在東京採樣的本州人群保留了約10%的繩文人基因。而北海道的阿伊奴人則保留了約70%,沖繩縣的人群保持了30%。

       
      據研究團隊透露,彌生人的遷移過程不是一次性的,兩個集團有可能在不同時期遷到日本列島。通過繩文人與現代人的基因比對,還有望弄清現代人擁有的彌生人基因的特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3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1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