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吉野彰的「剛」與「柔」
2019/10/11
「請幫我簽名!」、「可以和您合影嗎?」在旭化成的名譽研究員吉野彰還沒有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9月底,東京學藝大學附屬高中內,吉野被要求籤名的高中生們包圍,他滿面笑容的和同學們合影。這是吉野從2018年開始在該校實施的特別授課結束後的景象。
坐在後面旁聽的一位學生母親在大學時學的是化學專業。她表示,「吉野先生是我崇拜的人。沒想到能這麼近距離看到(吉野先生)」。不同於與吉野合影的女兒,在被問及「要不要和吉野先生握手時」,這位母親表示,「不了不了,吉野先生可是偉大的人」。
![]() |
旭化成的名譽研究員吉野彰在進行特別授課(東京都世田谷區的東京學藝大學附屬高中) |
關於對吉野的印象,學生們説:「雖然是做出偉大發明的人,但是卻很平易近人」。吉野自己也表示,研究者需要「剛柔並濟」。
吉野在2018年授課時曾這樣説:「在研究碰壁時,一定要有頑強克服困難的剛硬一面。但是只有剛硬的話容易折斷,所以還需要柔軟的部分。用大阪方言來説就是‘萬事總會有辦法’。剛與柔的平衡很重要」。
吉野「剛」的部分從講課時的發言就可以看出來。
「我小學時看了麥克·法拉第寫的《蠟燭的故事》後,抱著在化學方面不輸任何人的心情度過了高中時代」。
「從出生到高中一直生活在大阪。大學在京都度過。對東京曾懷有排斥和敵對的情緒」。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佈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