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機器人進入戰國時代,日企參戰
2020/10/05
數位化轉型(DX)的浪潮正在湧向醫療一線。手術、圖像診斷領域正在相繼引進機器人、人工智慧(AI)和物聯網(IoT)等技術。在此前美國企業等領跑的「醫療科技」市場,日本企業也開始涉足。在應對老齡化和醫生短缺等課題的同時,新冠對策也成為推動力,日本企業在這一領域正在崛起。
日本川崎重工業和血液檢測設備企業希森美康(SYSMEX)對半出資的Medicaroid最早9月內將推出日本首款國産手術輔助機器人「hinotori手術機器人系統(hinotori Surgical Robot System)」。
![]() |
川崎重工業和希森美康共同出資的Medicaroid的手術輔助機器人「hinotori手術機器人系統」 |
hinotori可為使用內視鏡的前列腺癌手術等提供支援,9月1日已適用日本的公共保險。計劃2022年之前在歐美等市場推出,希森美康的會長兼社長家次恒帶著期待表示,「希望向全世界推廣源自日本的手術輔助機器人」。
hinotori在機械臂上安裝手術器具,通過醫生的操作,能完成對人類來説很難的細膩動作。在切除病變組織時,能減少不必要的損傷和出血,減輕患者的負擔。還能彌補醫生經驗和技術差距導致的偏差。
分析資深醫生的數據
在缺乏外科醫療人才的日本,hinotori被期待成為強有力的輔助力量。Medicaroid將分析經驗豐富的醫生的操作數據,把hinotori用於技藝的傳承和提升年輕醫生的技能。川崎重工的社長橋本康彥表示,「醫療機器人在老齡化社會將變得不可缺少」。
![]() |
在手術輔助機器人領域,過去20年裏美國直覺外科公司(Intuitive Surgical)的達文西形成壟斷。不過,達文西的主要專利很多已在2019年到期,市場將進入「戰國時代」。Medicaroid的社長淺野薰幹勁十足地表示,「儘管日本企業在工業機器人市場掌握過半份額,但手術領域只有海外製造的機器人。希望改變這一現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