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要借全固態電池謀求逆轉
2021/05/13
隨著純電動汽車(EV)和光伏發電等的普及,蓄電池市場有望擴大。由於日本政府提出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目標等,去碳化氛圍也日益高漲。除了目前主流的鋰離子電池之外,日本採用其他技術和新材料的新一代電池技術開發競爭也已全面展開。
3月4日,日立造船的股票大漲至920日元,比前一天上漲150日元(19.5%),出現漲停,創下2013年5月以來的高點。
全固態電池容量達到全球最大級別
被股市視為利多因素的是3月3日日立造船在東京的展會上發佈的全固態電池。這款電池的容量為1000毫安培時,提高到了該公司以往産品的約7倍。在目前已經發佈的全固態電池中,容量達到了全球最大級別。
![]() |
日立造船的全固態電池 |
全固態電池與鋰電池不同,其特點是通過將內部的電解液改為固體電解質來提高輸出功率。全固態電池被認為能量密度更高,還具有起火風險低的優點。
日立造船還宣佈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合作,在太空中進行實證實驗。發揮全固態電池可在攝氏零下40度~零上100度的惡劣環境中工作的特點,設想用於在特殊環境下工作的醫療器械和工業設備。日立造船已于2021年初在大阪市的工廠開始少量生産,並向多家企業提供了試製品。
這款電池存在的課題是暫時無望通過量産來降低成本。日立造船社長三野禎男錶示,「僅靠我們公司很難(量産),需要與電池廠商和供應對象企業等合作」。就全固態電池而言,日立造船的産品已經實現了大容量,但普通智慧手機用鋰電池的容量為數千毫安培時,從這一點來考慮,要實現普及,尚需進一步提高容量。
全固態電池被認為是繼鋰電池之後的「下一代」的有力候選,很多廠商都已經行動起來。面向純電動汽車用途的開發尤其活躍。日産汽車計劃2020年代後半期在實用車輛上搭載自主開發的全固態電池。松下等企業參加的技術研究聯盟「鋰離子電池材料評價研究中心」(LIBTEC)目前正在舉日本全國之力進行相關研發。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