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科學/技術 > 日本要借全固態電池謀求逆轉

日本要借全固態電池謀求逆轉

2021/05/13

PRINT

 

       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證券的杉本浩一指出,「沒有廠商不致力於研發新一代電池。如果沒有技術,就會落後於電動化潮流」。不過,由於目前新一代電池比鋰電池成本高,很多觀點認為要全面配備到純電動汽車上「還需要30年左右」(杉本)。

 

       TDK開發小容量全固態電池

 

       也有企業致力於小容量的全固態電池。村田製作所將面向可穿戴終端進行量産。TDK已開始量産容量為100毫安培時的全固態電池,供應給烹飪用溫度計等。

 

       鋰離子電池由索尼集團于1991年開發,是源自日本的技術,但目前海外企業勢頭強勁。

 

       TDK專務執行董事山西哲司表示,「為了追趕市場擴大的腳步,必須強化投資」。TDK正在制定到2023財年(截至20243月)為止的3年中期經營計劃,對電池的投資額將超過上個3年(約5500億日元)。

 

       TDK的全額出資子公司香港ATL是手機鋰電池領域的最大企業,佔全球3成份額,但與南韓三星SDI及比亞迪等的競爭激烈。預計TDK 2020財年(截至20213月)的合併凈利潤(美國標準)為760億日元,比上年增長32%,ATL佔到營業利潤的9成,TDKATL的依賴度很高。

 

目前主流的鋰電池的性能左右著純電動汽車的進化

 

       車載電池正在成為鋰電池主戰場,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在這一領域獨佔鰲頭。寧德時代源於TDK2005年收購ATL後獨立出來的車載電池部門。給美國特斯拉及豐田供貨的松下在全球競爭中存活,但LG化學及三星SDI等南韓廠商也很強大。

 

       調查公司IHS Markit預測,純電動汽車的産量到2025年將擴大到2020年的5倍以上。當前日本廠商要在鋰電池市場的增産投資和技術開發競爭中生存下來,同時推進新一代電池技術開發,力爭抓住形勢逆轉的時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9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2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