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I研究逆轉美國
2021/08/17
面對在人工智慧(AI)研究方面一馬當先的美國,中國正在奮力趕超。在反映研究品質的論文引用次數上,中國在2020年首次超過了美國。AI應用於廣泛産業,還關乎國家的競爭力和安全保障。美國的危機感強烈,圍繞「AI主導權」的中美攻防戰將進一步激化。
6月一名女生入學中國清華大學。這名從出生時就專注於文學和藝術的女生名叫華智冰,是AI創造的「虛擬大學生」。發佈到微網誌等媒體之上的視頻擴散到全世界。
![]() |
(Nikkei montage) |
清華大學表示,「她」具備持續學習能力,將學習文字、圖像和視頻的數據,不斷「成長」。新華社報導稱,她的認知水準相當於人類的6歲,1年後將達到12歲。除了創作詩歌和繪畫的能力之外,預計將來還能製作網站。
目標是實現像人類一樣完成多樣化智力工作的通用AI。基礎架構採用了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BAAI)主導開發的AI「悟道2.0」。據稱有100多名研究人員參與,讓「她」獲得了處理語言和圖像的較高能力。讓AI變得聰明的參數數量達到2020年在美國亮相,因撰寫流暢文章而成為話題的AI「GPT-3」的10倍。
![]() |
美國史丹佛大學的報告顯示,從學術雜誌上刊登的AI相關論文的引用次數來看,中國2020年首次超過美國。份額為20.7%,高於美國的19.8%。英國資訊服務提供商科睿唯安(Clarivate)的統計顯示, 2012年以後,中國的AI論文為24萬篇,超過美國的15萬篇。在圖像識別和生成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
![]() |
東京都立大學的副教授小町守表示,要實現掌握語言等的最尖端AI,豐富的人才和資金不可或缺,「有能力參與開發的僅限於一部分企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百度和小米等參加了開發「悟道2.0」的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