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開發專業級同傳AI,準確無延時
2021/01/20
為了到2025年實現採用人工智慧(AI)的實時同步翻譯,日本正推進研究。目前已完全可以實現語音識別,以後的目標是提高翻譯準確率和速度。世界上有很多和日語具有相同特徵的語言,如果能實現日語的同步翻譯,就有望推進國際性普及。
![]() |
演講者用英語做大約1分鐘的演講,背後的螢幕上顯示出基於AI的日語同步翻譯。這是日本情報通信研究機構(NICT,注:日語的「情報」有「資訊」之意)2020年11月舉行的發佈會上的一幕。從演講者發言到出現譯文大約需要10秒,但幾乎沒有翻譯錯誤。
同步翻譯一般是對説話內容進行語音識別,然後由使用AI的翻譯軟體將其轉換成其他語言。現有的服務大多是從説完話才開始翻譯。因此,語速快的對話很難翻譯,表達相同的內容時,同步翻譯所用時間是母語會話時間的2倍。按這樣的水準很難用於商務用途,亟需可以克服這一缺點的技術。
![]() |
現在同步翻譯的翻譯準確率提高,但存在延時(由日本情報通信研究機構提供) |
日本情報通信研究機構通過2019年度之前的日本國家研究項目,已在語音識別方面實現了充分的性能。該機構的目標是從2020年度開始兼顧翻譯準確率和速度。發佈會上有10秒的延時,但今後有望縮小到跟同步翻譯人員相當的2、3秒。
日本情報通信研究機構開發的是在發言過程中就可以開始翻譯的AI。斷句的預處理技術是其中的關鍵。
翻譯軟體由斷句的預處理和對句子進行翻譯的翻譯引擎構成。現有技術要想順暢翻譯,只能以句子單位進行斷句,因此會有延時。如果在説完話之前就開始翻譯,則可以縮短時差。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