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治水新挑戰:海水農業、漂浮城市
2022/03/18
植物將根據品種栽培,使其紮下各種各樣的根。這樣不僅更容易吸收養分,而且用傳統農業用水量十分之一的水就可以栽培作物,還有利於節水。另外,通過與溫度低的海水進行熱交換保持穩定的室內溫度等,讓植物在嚴酷的環境下也可以生長。
建築物不使用容易腐蝕的鋼筋而是選用木材,木材的接頭部分考慮到耐鹽性,使用碳材料。建築物將與海底相連,以防被沖走,還計劃採用特殊技術提高浮力。
海上建築在荷蘭等國也有,但因為要使用海水淡化設備,費用很高。日本兩家企業將確立低成本的技術。N-ARK的代表田崎有城強調「將給海上農場增加辦公及住宅等功能,並推動普及」。
防水淹的漂浮房屋
隨著氣候變化,讓人煩惱的不僅僅是海平面上升。由於極端氣候,河流氾濫,住宅被沖走的風險也越來越大。日本房産商一條工務店(東京江東區)開發出了「漂浮房屋」。
![]() |
開發的契機是2015年的流經關東地區栃木縣和茨城縣的鬼怒川的氾濫。由於堤壩決堤,很多房屋被淹。一條工務店的負責人津川武治説「我覺得能抗洪水的住宅需求會越來越大」。在該公司的試驗中,水從房屋的鑰匙孔及門隙裏湧入,造成了房屋被淹。為了完全防止水淹,該公司將所有孔隙找出來解決了問題。
比如,一般為了方便通風,房屋的地板都有通風口,這次採用了水進入時、閥門浮起擋水的結構。除了將鑰匙孔開在門上部外,還與車門填充廠商合作,在門縫中填入了水密性高的填充劑。窗玻璃由5毫米的強化玻璃等構成等,改善的地方多達14處。
雖是花4年時間完成的,但遇上了更嚴重的事態。2019年,受颱風19號影響,日本受災地大片住宅被沖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