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科學/技術 > 日本會實現“地震預報”嗎?

日本會實現“地震預報”嗎?

2022/04/28

PRINT

 

       另一方面,預測的研究也取得進展。其中之一是日本統計數理研究所的名譽教授尾形良彥設計的“ETAS模型,也受到全球研究人員關注。

 

       在不同地區,地震“常時活動”水準不同,分為活躍地區和不活躍地區。另外,在大地震後會發生余震或震群地震。ETAS模型根據統計理論結合了這兩方面性質,被認為對預測每個地區的地震特點及長期預測有效。

 

       尾形良彥根據19261995年發生的芮氏(M4級以上的內陸地震記錄,推算了日本列島的常時活動水準。1996年以後發生的M6以上的地震大多是在活動水準高的地區發生的,證明了模型的準確性。尾形表示,1944年的昭和東南海地震1個月以後,內陸發生了芮氏6級的三河地震,這也可以説明海洋地震會與內陸地震連鎖發生

 

       儘管如此,利用最新研究成果來預測南海海溝大地震、日本海溝和千島海溝的巨大地震及東京直下型地震,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在延伸到日本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南海海溝發生巨大地震前,周圍的板塊緩慢滑動,有可能發生人類無震感的“慢地震”。但是,慢地震不一定總與巨大地震連鎖發生,發現這種慢地震的東大地震研究所教授小原一成也表示“目前難以判斷是不是(屬於地震前兆的)異常晃動”。

 

       直面不準確性

 

       日本政府曾認為只有日本南海海溝的一部分成為震源的東海地震是“可預知的”,但2017年取消了這種説法。因為缺乏單單特殊對待東海地震的科學依據。反而決定如果發生緩慢滑動及M7以上的地震,要發出臨時資訊,但科學依據並不明確。

 

       在設想發生從日本東北地區向北海道的太平洋海岸延伸的日本海溝和千島海溝的巨大地震也尚未完全弄清全貌,研究人員一致認為“難以做出高準確度的預測”。

 

       提倡地震預報的小泉尚嗣教授表示,“預報的目的是讓市民了解發生哪種程度的地震是理所當然的這種‘趨勢觀’。這與預知有著根本區別”。據悉由於使用氣象廳的公開數據庫,因此就算是高中生也可以計算出自己所在地區的概率,還可用於防災學習。

 

       不過,還存在著社會如何認知的課題。比如代表性的天氣預報,是收集龐大的觀測數據、根據顯示這些數據與天氣因果關係的物理模型來預報。地震預報比起物理模型,更加依賴統計,與天氣預報的性質完全不同。看到降水概率,做出是否帶傘的判斷因人而異,而根據地震預報要採取什麼樣的防災行動則更加難以判斷。

 

       也有觀點認為,“地震現象是非常少見的,本來就很難跟天氣預報做出同等水準的預測”(日本東北大學的松澤暢教授)。研究人員向社會發佈最新成果非常重要,但地震學需要適當地傳達研究實力,包括哪些可以做到、哪些不能做到,同時還傳達出預測的不準確性。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久保田啟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7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10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併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併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