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科學/技術 > 量子電腦新勢力崛起,日本領跑應用

量子電腦新勢力崛起,日本領跑應用

2022/07/01

PRINT

      IonQ將與美國高盛合作,驗證應用於提高金融産品價格預測速度這一可能性,正在取得成果。2022年3月入選美國《時代》雜誌的「全球100大最具影響力企業」名單。

    

      繼超導和離子阱之後,對主角寶座虎視眈眈的是利用光子的方式。2021年7月宣佈融資4億5000萬美元的美國PsiQuantum在矽晶片上形成電路,將開發利用光子(光的粒子)進行計算的量子電腦。

     

      在製造方面PsiQuantum將與美國半導體企業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合作,還針對電池開發等的應用方面與德國梅賽德斯·賓士集團展開合作。該公司聯合創始人Peter Shadbolt顯示出積極態度,稱「將大幅擴大與日本知名企業的合作」。

   

      據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統計,2021年量子電腦相關的新興企業的融資包括硬體和軟體在內總計超過10億美元,增至3年前的20倍。日本IT分析師藤吉榮二表示「投資者看好取代超導的技術的可能性」。

  

   

      背後存在的是對美國特斯拉那樣的遊戲規則改變者出現的期待。美國英特爾等正在推進採用半導體技術的矽方式的開發,仍看不到最終的勝利者。另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借助光子和超導兩種方式實現量子霸權,中國企業也在迅速追趕。

  

      據波士頓諮詢集團(BCG)預測,到2040年前後,量子電腦將最多創造8500億美元的價值。即使發揮真正價值是在今後,金融、汽車和航空等的強有力企業也將著眼於未來而探索利用方式。「量子時代」的主導權競爭已拉開序幕。

   

      為了追趕中美,日本企業瞄準「模擬量子」

  

      為了追趕中美兩國,日本也將加快量子電腦的開發。日本於2021年在理化學研究所(簡稱理研)建立核心研究基地,政府與民間攜手啟動了開發。在2022年度內建成理研主導下開發的超導方式的「(日本)國産首臺」量子電腦這一計劃也在推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7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250
投票總數: 278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