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科學/技術 > 量子電腦新勢力崛起,日本領跑應用

量子電腦新勢力崛起,日本領跑應用

2022/07/01

PRINT

      如果達到4000量子比特級,商業等領域的應用也將湧現。這是IBM瞄準的被稱為「量子優勢」的階段,有可能在材料開發等一部分領域不斷得到利用。針對實現時間,日本IBM的川瀨桂表示「正在形成何時實現都不奇怪的局面」。

  

   

      一方面,谷歌則著眼更遙遠的未來。力爭到2029年實現100萬量子比特這一明顯領先的規模。IBM將根據現實的目標,致力於設計和佈線的改良等。形成對照的是,谷歌提出充滿野心的「目標」, 通過倒推弄清應解決的課題,力爭實現技術突破。

 

      受到期待的是將此前需要10年的原材料開發縮短為1年等應用場景。谷歌將瞄準電池開發和新藥領域的革新。如果達到100萬量子比特,有可能替代超級電腦,迅速擴大應用。

  

      即便對於谷歌,實現的道路也並不平坦。該公司將採用在借助極低溫使電阻為零的「超導」電路上製造量子比特的方式,但今後的開發面臨的阻礙很多。

  

      最主要的課題是如何克服伴隨計算而産生的錯誤。此外,需要形成極低溫的大型冷凍機,這也成為瓶頸。解決這些問題需要許多創新性的技術開發,目前對不同於超導方式的關注也在加強。

  

      「這僅僅是開端」,2021年10月,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美國IonQ的首席執行官(CEO)彼得·查普曼(Peter Chapman)這樣表示。該公司開發出了利用離子(帶電的原子)製造量子比特、被稱為「離子阱(Ion trap)」的方式,正在迅速追趕領跑的巨人。

         

美國PsiQuantum憑藉光量子電腦而受到關注(該公司提供)

  

      採用這種方式,量子比特的穩定性更高,容易控制。2015年成立的IonQ是依託美國知名的馬里蘭大學和杜克大學的研究而創立的新興企業。2021年在世界最高水準的科學期刊英國《自然》(Nature)上發表了克服作為難題的錯誤的方法,由此獲得關注。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7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250
投票總數: 278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