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電腦新勢力崛起,日本領跑應用
2022/07/01
另外,探索量子電腦利用的企業的研究也很活躍。在日本,2021年IBM製造的量子電腦在川崎市投入運作,豐田等10多家企業參加的協議會將加以利用。三菱化學的高級主管研究員高玘表示「此前需要2、3個月的計算可在數日內完成。已經逐漸積累了熟練使用的知識」。
![]() |
東芝開發的「模擬量子電腦」 |
日本國內的各電機企業作為過渡橋樑而積極發展的是稱為模擬量子電腦的技術。該技術以傳統的電腦為基礎,專注於從龐大選項中找出最佳答案的「組合優化問題」。在相繼前往眾多目的地之際的最短路線的探索等領域發揮實力,在金融和製造領域也推進實用化。
富士通以「Digital Annealer」的名稱於2018年實現商用化,通過雲平臺提供服務的合同在日本國內達到約130件,在海外達到逾50件。在與KDDI的合作中,用約60分鐘計算出1000個基地台的通信設定的優化,使通信品質的改善成為可能。據稱,如果利用傳統技術全面計算眾多基地台的設定,需要以年為單位的時間。
![]() |
NEC於4月成立了包括相關部門等在內達到約40人的部門。在IT維護子公司,有望取得將東京圈的零部件配送成本降低3成的效果,還將積極開拓客戶。力爭借助結合人工智慧(AI)等的「優化業務」,到2025年實現100億日元的營業收入。
從搶先提供「量子時代」解決方案的模擬量子電腦的開發來看,日本企業領跑。能否使拓展業務的舞臺不局限於日本國內,而是擴大至全世界,將受到考驗。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生川曉、廣井洋一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