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服裝企業「去中國化」模式變了?
2017/09/15
日本優衣庫的兄弟品牌GU將把服裝的追加訂單放在中國生産。儘管目前GU把大部分生産放在比中國工資低的新興市場國家,但今後將在更靠近消費地日本的中國進行追加生産,構建30天即可投放市場的體制。在服裝行業,日本企業一直在推進生産的「去中國化」,但在其他國家生産導致的交貨期延長、庫存過多等副作用越來越明顯。GU將縮短生産基地和消費地間的距離,努力改善收益。
GU銀座店 |
針對2017年秋季流行性強的商品,GU將把當季的追加訂單放在中國生産。通過此舉可以將從下單到店舖上架的時間比東南亞等縮短1~2周。例如將能夠在黃金周之前補充因3月底熱銷而售罄的商品,減少因缺貨導致的錯失商機。
中國的人工費是越南的2倍、孟加拉國的4倍。目前紡織業需要依靠大量人力,如果轉移生産,成本將隨之提高。但GU認為,避免旺季商品斷貨、增加銷售更加重要。此外,還能減少因庫存過多不得不降價促銷的狀況。一方面,應季之前的初期生産仍像此前一樣放在孟加拉國和東南亞等地。
GU力爭提供價格比兄弟品牌優衣庫更便宜的商品,很早就推進去中國化。在截至2016財年(截至2016年8月)的4年裏,GU的銷售額快速增長了3倍多。但2017財年因未能打造出暢銷商品,預計會出現利潤下滑。因忙於應對誤判需求導致的庫存積壓,GU的收益性出現惡化。今後將把流行商品的初期生産放在東南亞,追加生産放在中國,力爭兼顧降低成本和縮短交貨期。
在服裝生産領域,最近10年出現了去中國化的趨勢。據日本紡織品進口商協會統計,2016年日本進口的服裝按金額計算中國製造的比率降至65%。在5年裏下降了16個百分點。另一方面,東南亞則增長了10多個百分點,達到23%。
大型休閒服裝企業Stripe International也將此前降至70%左右的中國生産比例恢復至超過80%。希望構建與東南亞相比、最短能以約3分之1時間將商品配送至店舖的體制。由於生産體制的改變,重新轉為重視中國的日本企業或將增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