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袋裏的商品在改變
2020/01/14
2020年,日本的百貨商場以每年例行的福袋商戰拉開帷幕,但事實上,近年來福袋裏的商品正在發生變化。福袋以前給人的印象是銷售服裝和雜貨等時尚商品,但如今在有些店舖,營業收入的一半以上卻是食品。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試著去了解了一下消費者心理的變化。
1月2日,在東京的松屋銀座店,有近8千人為了購買福袋而排起長隊。顧客首先瞄準的是地下食品賣場。他們中很多人是衝著「千疋屋(sembikiya)總本店」的水果什錦(1萬800日元)和Lohmeyer的餐廳就餐券&火腿香腸套餐(1萬1日元)等去的。
![]() |
在百貨商場日本橋高島屋的新年首賣時購買福袋的消費者 |
在另一家百貨商場松屋,最近數年來食品的福袋按個數計算一直超過50%,而今年達到62%。該公司表示「時尚商品降價率很大,但能和家人等一起分享的食品是受歡迎商品的中心」。
高島屋也呈現相同趨勢。從福袋來看,今年食品首次超過50%。食品同比增長20%,顯示出很高增速,另一方面,服裝雜貨則減少7%。由於時尚商品銷售低迷,服裝品牌減少了福袋的準備。
1990年代,性價比非常重要,裝有很多服裝的福袋是主流。到了2000年代,人氣轉向了能知道裏面裝的是什麼商品的福袋。猶如在説不需要看起來沒用的多餘商品一樣,能買到想要的東西的福袋受到歡迎。而如今,服裝又將主角位置讓給了不會導致庫存的便宜的食品。
從三越伊勢丹控股來看,不同店舖的各類商品的營業收入也不盡相同。從伊勢丹新宿總店的營業收入構成來看,食品為20%,服裝為45%。全部商品的75%為線上銷售,這也是特徵。另一方面,三越日本橋總店則是食品佔70%。差異明顯。
日本的福袋商戰雖然看起來掀起高潮,但實際上營業收入基本與上年持平。僅靠便宜難以暢銷、以商品為核心的消費的極限浮出水面。在松屋銀座店,男裝似乎非常暢銷,但據稱「經濟糟糕時,男裝的銷售反而強勁」。在日本迎來奧運年的今年,消費堅挺和福氣感似乎顯得不足。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中村直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金融市場
日經225指數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日經亞洲300i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美元/日元 | 132.42 | -0.60 | 04/14 | 15:15 |
美元/人民元 | 6.8381 | -0.0298 | 04/14 | 07:14 |
道瓊斯指數 | 34029.69 | 383.19 | 04/13 | close |
富時100 | 7843.380 | 18.540 | 04/13 | close |
上海綜合 | 3336.1530 | 17.7892 | 04/14 | 14:05 |
恒生指數 | 20405.12 | 60.64 | 04/14 | 14:04 |
紐約黃金 | 2041.3 | 30.4 | 04/13 | close |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