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商業/消費 > 流落日本的中國古董加速「回家」

流落日本的中國古董加速「回家」

2020/02/12

PRINT

      曾經被從中國帶到日本的古董和古書正在加速「回家」。在經濟增長的背景下,中國興起富裕階層收集的古董熱潮,流落日本的古董因為「保存狀態好、贗品也少」,受到了收藏家的好評。由於日本的古董所有者年事漸高,很多人在生前開始整理古董,一些中國買家來到日本,以收購這些進入市場的古董。

  

在古董拍賣中競拍挂軸的中國買家(東京都文京區)

   

     「200萬!」、「300萬!」

 

      2019年秋季,從事古董收購和銷售的本鄉美術古董館(東京文京區)舉行的拍賣吸引了約400位中國人。

 

      拍賣品之一是清朝末期著名畫家吳昌碩的竹畫挂軸。拍賣師宣佈「起拍價50萬日元」後,參加者頓時來了精神,最終成交價達到10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4.4萬元)。

 

      在長達8小時的拍賣中,共有陶瓷器、陳設品和繪畫等2000件中國古董被拍走。總成交額達4億日元。一位通過委託中國企業等方式經常參加拍賣的中國男性(50歲)表示,日本拍賣公司出來的古董贗品較少,值得信任。

 

      本鄉美術古董館的代表染谷尚人分析稱,「對於中國買家來説,日本是大量一級古董沉睡的‘寶庫’。為了低價買到好東西而來到日本大量購買」。來日本買古董的買手和收藏家增多,拍賣的古董數量也在增多,從大約10年前開始一年拍賣2次。

 

      「買回熱潮」還在向古書擴大。在日本有名的古書店街東京神田神保町,「山本書店」在銷售從中國傳到日本的古書籍。店主山本實表示,「以研究為目的的學者和遊客等顧客居多」,還有中國顧客買來做室內裝飾的,「似乎已經成為了地位的象徵」。

 

      在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期,美術品曾被視為「舊文化」而遭到毀壞。銷售古董的古美術八光堂(大阪市)鑑定師淺野俊表示,「在當時和戰爭時期,有很多古董被去到中國的人購買並帶回日本,以所有者生前整理和繼承為契機,很多古董被出售」。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7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10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佈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