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偶像量産系統的盈利方程式
2020/12/14
確立持續收費模式
BTS的魅力不僅在於舞蹈和歌曲。BTS在全球23個城市的巡演共吸引了200萬名觀眾,同時還會製作團隊成員日常生活和後臺花絮等節目。真實的人物形像是獲得粉絲熱烈支援的重要因素。單純的抱怨、生氣、糾結等也會毫不掩飾地發出去,引起粉絲的共鳴。
該公司開發的粉絲互動服務「Weverse」融合了推特、Instagram及YouTube的功能。支援10種語言,BTS社區的註冊人數達到約800萬人(截至11月27日)。
日本IBK投資證券的分析師樸容喜分析爆紅的原因説:「已經不是娛樂公司,而是利用Weverse的平臺業務」。他認為「Big Hit Entertainment將利用上市獲得的資金(900億日元)提高客戶服務」,看好其持續收費型、賺取穩定收益的系統。
包括Big Hit Entertainment及JYP娛樂在內,南韓培養並管理偶像的大型娛樂公司有四家。各家公司的共同點是將偶像種子作為「練習生」培養數年直到出道的成體系培養系統。
練習生期間不僅會培訓唱歌和舞蹈,為了進軍世界舞臺,還有英語、日語、漢語課程。出道後所有成員就要共同生活,提高集體感和凝聚力。每人平均培養費用超過1000萬日元,有的單一組合甚至要花數億日元。費用由娛樂公司承擔,出道後回收成本。
熟悉K-POP發展的日本慶北大學經營學部的李章雨教授進行了解讀:「各娛樂公司的創始人都在不斷發展並確立偶像的‘量産系統’」。讓偶像穩定出道的經營經驗是最大的優勢。
K-POP的流行機制還出現在2020年6月創刊的《哈佛商業評論》的案例研究中。詳細分析了Big Hit的培養過程,並指出「已確立了將偶像引向成功的‘方程式’」。據李章雨教授介紹,K-POP將成為哈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的研究案例,從2021年開始作為教材使用。
支撐成體系培養方法的長期戰略也很明確。打造NiziU的JYP娛樂公司分三步規劃進軍世界的藍圖。第一步是成功打造「2PM」等以南韓人為主的組合,第二步是成功打造「TWICE」等韓日多國籍組合。接下來將進入第三步,就是打造出NiziU這種只有外國人的組合,進軍全球市場。
就像消費品製造商將經營資源集中到新産品開發一樣,南韓娛樂公司利用選修培養經驗,持續打造新明星。被稱作「下一個BTS」的「BLACK PINK」及「SuperM」等組合在全球的人氣不斷上升。確立了「穩定量産體制」的K-POP旋風即將席捲全球。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細川幸太郎 首爾、齊藤美保 新潟支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