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TORI研究(1)佈局亞洲,對手宜家
2023/10/23
而與運營宜家等的英格卡集團(Ingka Group,荷蘭非上市企業)相比,NITORI控股的銷售凈利潤率約為3.5倍,更佔優勢,但每家門市的平均銷售額相差約8000萬歐元。
通過提前調查確定商品和定價
NITORI在新開店時一定會提前3個月至半年左右拜訪當地的家庭,觀察當地的生活習慣,然後確定經營的商品群及價位。為了降低成本和售價,海外銷售的商品中8~9成與日本一樣。比如在台灣,室內穿拖鞋的定價比其他公司的同等産品便宜4成左右。
開店後,會仔細觀察商品銷售情況和消費者的行為,還會靈活加入符合當地情況的商品。比如,在飲食多湯汁的地區,會在食具套裝中加入日本沒有的碗等。
![]() |
目前,NITORI國外的支柱市場是有約80家店的中國市場。目標是2025年之前將中國和東南亞等日本以外的門市數量增至300家左右,達到目前的2倍以上,新開店數量超過日本。2022財年(截至2023年3月)日本以外地區的銷售額約為300億日元。在NITORI整體業務中的佔比僅為3.8%,但今後將儘快提高到10%。
![]() |
NITORI的台灣門市也是開店後顧客就絡繹不絕(台灣新竹市,百貨店內的門市) |
高盛的投資調查部長河野祥指出:「可以説NITORI在當地企業中沒有競爭對手」,他認為「商品設計讓人感覺價格合適,比宜家更容易組裝,容易被亞洲消費者所接受」。
NITORI致力於國外業務的背景是受日本國內業務放緩和匯率影響。NITORI控股在日本開有約800家店。隨著積極新開大型店而維持的增長已經開始出現不利的跡象。
新冠疫情導致的宅家需求觸頂反彈,加上匯率及物流費用暴漲等因素使得2022年秋季部分商品漲價,導致客戶數量持續減少。現有門市的客戶數量從2022年11月開始連續11個月低於上年同月。2023年4月對沙發及桌子等約500種主要傢具進行了降價,但尚未帶來客戶恢復。
![]() |
在以亞洲為中心的海外地區生産約9成商品,然後輸入到日本,這樣的經營模式是NITORI的強項。但也因此,日元對美元貶值1日元就會給NITORI帶來20億日元的年利潤減少。上一財年受匯率影響,經常利潤降低了381億日元。
轉型成不容易受匯率影響的體質
亞洲傢具市場不斷擴大。距離工廠更短的路程,可以帶來低於日本的物流成本,使得轉變成不容易受匯率影響的體質成為可能。
![]() |
NITORI控股會長似鳥昭雄不斷強調亞洲的增長性 |
現在,日本以外以在商業設施內開設門市為主。武田表示,今後「會像在日本一樣開設大型店舖」。另一方面,2023年退出因中美對立關稅抬高,導致收益惡化的美國市場。NITORI 控股社長白井俊之説:「將把美國的人才重新部署到亞洲」。NITORI面臨能否吸取失敗的教訓,在亞洲建立牢固的門市網,留住當地消費者的考驗。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坂本佳乃子 大道鏡花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