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和必拓對中國的依賴顯著
2020/08/19
中澳關係當前正在惡化。4月,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要求對病毒傳染源等展開獨立調查,中國對此表示反對。5月,中國部分停止了澳大利亞産肉類的進口,對大麥徵收了逾80%的額外關稅。
另一方面,兩國在鐵礦石領域的蜜月關係卻很明顯。除了必和必拓之外,同行業的福特斯克金屬集團(Fortescue Metals Group)的2020年財年供貨量也創出歷史新高,而中國佔整體銷售額的比例達到約9成。澳洲聯邦銀行(Commonwealth Bank)的資源業務主管董事Vivek Dhar指出,「在最近1年裏,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出口的84%流向中國,而中國的進口鐵礦石有62%來自澳大利亞」。
從歷史上看,在經濟快速增長、基礎設施建設活躍的新興市場國家,鐵礦石的需求會不斷提高。澳大利亞企業目前未能找到替代中國的需求方。
![]() |
中國的狀況也是一樣。農産品容易找到替代對象,但在鐵礦石領域,生産國巴西的生産增長乏力,尋找替代對象並不容易。必和必拓的CEO韓慕睿也認為「不會出現(外交)緊張導致(中國)需求減退的情況」。
即使外交關係冷卻,鐵的紐帶依然穩固。在這種行業看法的背後,其實風險正在也在暗暗滋長。
其中之一在6月浮出水面。當地媒體報導稱,中國最大鋼鐵企業寶武鋼鐵集團將啟動位於西非幾內亞的巨型鐵礦石礦山「西芒杜鐵礦(Simandou)」的部分礦區開發。在澳大利亞的行業相關人士看起來,「中國有意降低對澳大利亞的依賴」。
必和必拓曾有過慘痛的經歷。2016財年,由於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等背景,鐵礦石價格的平均銷售價格降至每噸44美元,出現63億美元的最終虧損。
為了迴避經營風險,必和必拓一直在加強鐵礦石以外的資源業務。比如用於純電動汽車(EV)鋰電池的鎳。正在西澳大利亞州建設硫酸鎳的生産工廠。6月與俄羅斯資源企業達成了取得鎳礦山的協議。但目前鎳産量僅為8萬噸,銷售額還遠遠低於鐵礦石。
澳大利亞資源部長基思·皮特(Keith Pitt)認為,「隨著中國以外國家擺脫疫情,鐵礦石的需求或將邁向多樣化」,但一位鋼鐵相關人士私底下表示,「其他國家的高爐相繼關停,即使想拓展中國以外市場,或許也將困難重重」。澳資源企業受益於鐵礦石強勁行情的時間或許不會長久。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松本史 雪梨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