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貨幣緊縮引發金屬「通膨」
2022/12/15
金屬價格在世界經濟惡化隱憂加強的背景下創出新高,引發關注。雖然看似存在矛盾,但原因之一在於旨在抑制通貨膨脹的貨幣緊縮。在屬於巨大項目的礦山開發領域,資金的借貸成本增加。以去碳化相關領域需求有望增加的鋰和銅等有色金屬與稀有金屬為中心,礦山開發的停滯很明顯。中長期的供應短缺有可能成為實現去碳化社會的一大制約。
純電動汽車(EV)電池所需的鋰的價格持續上漲。英國調查公司阿格斯媒體的數據顯示,作為鋰價格指標的碳酸鋰價格(中間價)截至12月上旬漲至每噸56萬3500元人民幣,徘徊在歷史最高價附近,達到2021年底的約2倍。
而在被認為體現世界經濟動向的銅價方面,儘管經濟減速隱憂強烈,仍漲至每噸8500美元左右,呈現逐步走高態勢。此外,用於不銹鋼等的三氧化鉬的價格12月上旬漲至每英鎊25美元水準,創出14年來的高點。
![]() |
從長期期貨來看,大宗商品的上漲預期突出。鎳的2028年3月交割的期貨價格(截至12月8日)達到每噸約3萬3000美元,比作為國際指標的3個月期貨高出12%。銅的2033年3月交割也達到每噸約8400美元,與3個月期貨基本處於相同水準。此前長期期貨交易僅限於涉足開發的金屬巨頭等,交投冷清,價格大多低於近期合約。
價格走高的原因之一是中長期的供應短缺。加劇這種不安的是利率上升。「(由於貨幣緊縮)礦山勘探等高風險的項目更難在適當利率下籌集資金」,總部位於加拿大多倫多的金融服務公司Goldmoney的研究主管Alasdair Macleod強調稱。
![]() |
資源公司將加快增産價格上漲的鋰,但日本阪和興業的理事伴野純一表示,「由於利率上升等原因,大幅增産並非易事。有可能對純電動汽車生産造成影響」。針對銅領域,一家大型有色金屬企業表示,「礦山開發成本正在逐年提高,並不是適合展開新增投資的局面」。
礦山開發是需要漫長時間和鉅額費用的巨大項目。一般來説,「從開發開始需要10年左右時間,根據規模不同,需要數千億日元的預算」,日本能源和金屬礦物資源機構表示。日本ENEOS控股等2010年代取得的智利Caserones銅礦的開發投資額達到42億美元。
金屬巨頭在礦山開發和運作方面需要鉅額貸款,有息負債相對較多。隨著貨幣緊縮,財務風險正在加大。彰顯這一點的是顯示債務違約風險程度的信用違約交換(CDS)的保證金率。
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的保證金率(5年期,截至8日)比3月底提高50bp(基點,1個基點相當於1個百分點的1%),英澳資源巨頭力拓也上升29bp。另一方面,顯示投資級美國企業的CDS保證金的「CDX北美投資級指數」僅上升15bp。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