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宏觀經濟 > 全球物價上漲是暫時的嗎?

全球物價上漲是暫時的嗎?

2021/11/16

PRINT

 

       原油期貨行情徘徊在每桶80美元左右,處於7年來的高點附近。如果原油行情上漲,本來能源企業會啟動增産。但是,由於擔憂將來成為無法創造價值的「擱淺資産」,企業對新增開發和設備投資感到猶豫。

 

       其中的典型就是在美國開採的頁岩油。石油鑽井機開工數量大幅低於原油價格走高的2014年。美國頁岩企業Diamondback Energy的首席執行官(CEOTravis Stice表示,「2022年的石油産量將持平」。供求的調節閥不起作用,招致了原油和天然氣的上漲。

 

 

       另一個結構性因素是中美關係導致的供應鏈中斷。正如美國排除華為技術那樣,中美的技術主導權競爭將世界分割成兩部分,令全球企業的採購戰略出現混亂。

 

       本田旗下涉足馬達用電子零部件的三葉(Mitsuba)自2020年起,將車窗開關用馬達零部件的生産從中國轉移至美國和越南。涉足引擎油封的NOK也針對防振橡膠的一部分,把面向美國供貨的生産基地從中國改為泰國。

 

       如果要在多個地點確保供採購來源,生産成本會相應增加,也會推高物價。此前中國發揮全球供應鏈的核心作用、促進物價穩定的局面似乎正在改變。

 

       中國要確保用於純電動汽車(EV)等的鋰等稀有資源。稀有資源的産地有限,也成為資源價格走高的原因之一。

 

       疫情前的世界被指出存在經濟良好而物價不上漲的「反通貨膨脹」。人口增速放緩,需求的增長低於過去的高增長時代。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統計顯示,2021年美國供需缺口為-0.7%,呈現需求相對於供應出現不足的狀態。其他已開發國家的供需缺口也為-52%。

 

       如果疫情結束,有望迎來暫時性的消費擴大。不過,世界經濟的基調是低通膨和低增長。如果短期的物價走高不停止、加快貨幣的緊縮,存在過度打擊經濟的風險。貨幣和經濟政策的選擇變得更加困難。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8
具有一般參考性
 
4
不具有參考價值
 
0
投票總數: 1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