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年收停滯30年
2021/10/19
圍繞日本眾議院選舉(10月31日進行投計票)的論戰已全面展開。經濟政策的重要爭論焦點是將重心放在經濟增長上還是縮小貧富差距上。日本執政黨和在野黨將通過競選公約就如何「分配」財富展開競爭,而日本的平均年收入一直原地踏步。比起貧富差距,日本首先要擺脫低增長,擴大分配的「蛋糕」,這一點應當優先考慮。
分配的途徑之一是將財富從富人手轉机移出來。與美英相比,日本的貧富和收入不均的程度較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數據顯示,前1%富裕家庭擁有的資産僅佔日本國內總體的11%。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2018年收入在1000萬日元(按目前匯率約合人民幣56.3萬元)以上的家庭佔日本總體的12%,比1996年的峰值(19%)下降7個百分點。
美國傾向於以增加富裕階層的稅收為財政來源進行分配,前1%的富裕階層掌握著40%的資産。其原因是,部分經營者和投資者獲得鉅額報酬,導致貧富差距不斷加大。
![]() |
典型的例子是IT産業實現迅猛發展的加利福尼亞州矽谷。當地人的家庭收入(中間值)大約為15萬美元(約合1700萬日元)。隨著房租高漲,即使年收入達到約合1000萬日元的水準,也有很多家庭無法在中心城區生活,而該州的流浪者比2007年增加了16%。
從數字越接近1、表示收入差距越嚴重的基尼係數來看,日本也小于美英。雖然也有觀點認為由於「安倍經濟學」,日本的收入差距出現擴大,但2010年代有了小幅改善。
![]() |
日本總務省分析稱,「背景是育兒家庭的就業環境改善及目前老年人的收入增加」。日本2019年的就業人數比10年前增加了大約400萬人,其中,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及女性的就業擴大。
上述經濟差距數據顯示出,包括富裕階層在內的日本整體國民生活水準下降。
按國家來比較經合組織匯總的年收入數據,可以看到日本30年來基本持平。按實際購買力平價(2020年按美元換算)來看,與30年前相比,日本僅增長4%至3.9萬美元,而美國則增長48%至6.9萬美元,經合組織平均值大幅增長33%至4.9萬美元。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