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宏觀經濟 > 全球直面「綠色通膨」難題

全球直面「綠色通膨」難題

2021/12/30

PRINT

脫碳經濟

      在世界最大金屬交易所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和鋁等6種主要商品的庫存截至12月23日總計為141萬噸,與因新冠疫情導致的經濟停滯而最明顯增加的2021年3月相比減少48%。與2019年底相比也減少25%。

 

      天然氣和有色金屬等資源價格的高漲使得全球的通貨膨脹正在加劇。11月,美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幅與上年同月相比達到6.8%,創出約39年來最高水準。除了能源之外,有色金屬等材料價格走高也通過房租和耐用消費品的價格上漲推高物價。在市場相關人士之間,目前以脫碳化為導火線的物價走高正在被稱為「綠色通膨」。

 

      難以消除的連鎖反應

 

      「引發長期物價走高的概率正在提高」,摩根大通證券的首席股票策略分析師阪上亮太這樣指出。在巴黎協定帶來的脫碳化趨勢全面形成的2020年以後,「化石燃料的開發投資縮小→供不應求導致價格上漲→有色金屬等生産成本上升」這一連鎖反應的局面正在形成,物價容易面臨上漲壓力。

     

  

      野村證券的高級經濟學家大越龍文指出,這個局面難以消除的原因之一是「可再生能源在多少年後達到充足供給量仍是未知數」。彌補可再生能源短缺的天然氣也會排放二氧化碳,存在成為「擱淺資産」的可能性,因此開發進展遲緩。

 

      這種跡象已經出現,挪威調查公司Rystad Energy的推算顯示,2021年的全球天然氣開發投資為逾3千億美元,相比頂峰時的2014年減少26%。

 

     對於各國來説,應對通膨已成為課題。過去世界曾對資源價格走高帶來的物價上漲束手無策。在因爆發伊朗革命的伊朗停止石油出口而在1980年前後發生第2次石油危機期間,美國CPI出現同比上漲14%左右的狀況。

 

      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證券的首席投資策略分析師藤戶則弘分析稱,「當時的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出台高利率政策,基準利率達到約20%。招致了美國股市劇烈波動等經濟的混亂」。

 

      美聯儲今年12月提出了提前加息的方針。英國和新興市場國家也在加快通過加息應對通膨。

 

      不過,目前的通膨在很大程度上由供應短缺引發,僅憑貨幣政策難以解決。與第2次石油危機時不同,在推進脫碳化的目前,難以增加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生産。

 

      各國將通過釋放國家儲備的干預措施來影響供求,美國等將釋放原油儲備,中國還將加上有色金屬,但很多觀點認為釋放量有限,效果是暫時的。銅和鋁等有色金屬被大量用於純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的發電設備。市場風險顧問公司(Market Risk Advisory)的代表新村直弘表示,鋁等脫碳化所需的資源即使價格上漲「需求也不易下降」。

 

      世界經濟正在面臨兼顧脫碳化的實現和應對通膨這一難題。各國如果在政策的運作上出錯,或將給世界經濟投下陰影。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7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8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