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對美出口出發地從中國轉向東盟
2022/12/09
用船舶從亞洲向美國運輸貨物的出發地已開始從中國變為東盟(ASEAN)。從10月的貨櫃運輸量來看,中國出發比上年減少2成,東盟出發則增長2成。由於美國居家特需的結束和景氣度惡化,需求正在轉向低價的越南商品等。還有觀點指出,由於中美對立激化,出現避免從中國進口的跡象。
日本海事中心(位於東京千代田區)的數據顯示,亞洲發往美國的海上貨櫃運量9月比上年同月減少3%,時隔8個月轉為減少,10月減少9%,降幅擴大。
在美國,往年9~10月是迎接年底商戰的進口需求增加時期。但今年美國零售行業的庫存正在增加,進口欠缺強勁勢頭。
下滑明顯的是中國出發的貨物。9月中國(含香港)發往美國的貨櫃運輸量比上年同月減少13%,降至93萬2973個(按20英呎貨櫃計算)。自2021年6月以來,1年零3個月來首次低於100萬個。10月減少21%,降至87萬6786個,創出2020年5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另一方面,東盟出發的貨櫃運輸表現強勁。9月增長23.1%,增至40萬2882個,10月也增長22%,增至41萬5251個,連續2個月比上年增長2成。由於新冠疫情導致的生産停滯等影響,東盟2021年的出口減少,目前出現報復性增長。
亞洲發往美國的海上貨櫃運量減少 |
東盟出發的份額10月增至26%,創出新冠疫情初期導致中國出發銳減的2020年3月(30%)以來的新高。另一方面,中國出發的份額降至54%,創出2020年3月(39%)以來的新低。
按品類進行分析發現,美國原本大量從中國進口的傢具、床上用品和服裝等消費品的一部分已轉為從越南等東盟國家進口。
背後存在美國居家特需的結束。在新冠疫情的初期,由於居家時間增加,傢具和家電的消費強勁,運輸需求增加。另一方面,由於美國的港口勞動者減少,發生貨櫃船滯港導致的運輸不暢,世界供應鏈出現混亂。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