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爭相投資東南亞,日本消極
2023/12/07
中美雙方的企業都有轉移生産基地的背後誘因。美國正在推進把供應鏈從中國轉移至同盟國和友好國的「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中國企業則希望通過把工廠轉移至第三國,順利推進對歐美等的出口。
為什麼選擇東南亞呢?原因包括東南亞與製造業集聚的中國距離較近,容易重建供應鏈,同時當地的政治和社會普遍穩定。此外,東南亞總計超過6億人口産生的內需也具有吸引力。
東盟與東亞經濟研究所(ERIA)的資深經濟學家磯野生茂指出,東盟「利用作為中立地區的地位,正在從中美的斷裂中受益」。
京瓷在泰國的電子零部件工廠增産電容器 |
從1970年代開始,日本在東南亞的投資處於領先地位,但隨著投資中心轉移到半導體、EV、電池等尖端領域,日本企業在投資方面變得消極。尋求投資尖端製造業的東南亞各國政府與日本企業希望投資的領域之間也出現不匹配。來自日本的投資額在截至2022年的5年裏為435億美元,處於過去20年來的最低水準。
日本的國際協力銀行(JBIC)2022年的調查顯示,作為日系製造業企業未來3年左右有望拓展業務的目的地,2012年排名第3位的印度尼西亞降至第6位,泰國的排名也有所下降。日本企業正在摸索與東南亞的新交往方式。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赤間建哉 雪梨、新田祐司 河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