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政治/社會 > 日本的垃圾分類煩惱

日本的垃圾分類煩惱

2019/07/15

PRINT

      尤其是部分年輕人的修養和意識的退步。例如,有報導稱,因為「曬INS」風潮,出現了很多年輕人單純為拍照而買了吃的或飲料,最後卻將吃剩或喝剩的容器隨意放置的情況。據稱在澀谷等繁華地段,如今經常能發現眼下在日本流行的珍珠奶茶喝剩的杯子等,成為了一大社會問題。還有像花火大會、萬聖節等年輕人聚集的活動結束後,四處散亂垃圾的狀況也經常被媒體曝光。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張石曾指出,日本人不願給他人「添麻煩」的意識和修養使得他們不會亂扔垃圾也實現了全面的垃圾分類。要養成這樣的意識和修養非一朝一夕,但要永遠保持下去也並非易事。

     

      據經合組織(OECD)的數據,日本的年每人平均生活垃圾排放量在2000年達到頂峰(429.9公斤)後持續減少,在2016年已減至337.9公斤,在經合組織成員國中已降至較低水準。這是日本每個民眾積極地實施垃圾分類等措施的成果。

        

      相比之下,中國面臨的形勢則不容樂觀。據中國媒體整理的中國住房與城鄉建設部及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01年以來,中國城市生活垃圾産量一直呈上升趨勢,18年間增長了59.7%。2017年中國城市生活垃圾的每人平均年産生量估計超過400公斤。相關統計僅為不含縣城的城市數據,無法單純比較,但中國在城市垃圾處理上面臨的嚴峻形勢可想而知。

           

      雖然有些晚,但中國總算開啟了垃圾分類的時代。開頭容易堅持難。起初的時候有政府的重視,輿論的關注,社會的監督,或許將切實有效的獲得推進,但中國要真正構建環保和可迴圈型社會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這點上,反過來看看日本在30多年的實踐過程中遇到的煩惱和走過的彎路或許能得到一些啟示。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3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36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