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繩文遺址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
2021/07/28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世界遺産委員會7月27日決定把日本「北海道東北偏北繩文遺跡群」列入世界文化遺産,該遺跡群對廣泛了解日本繩文時代具有重要意義。這是日本的第20項文化遺産,加上自然遺産,日本的世界遺産總數達到25項。
青森市的三內丸山遺址 |
此次列入世界文化遺産的是分佈在日本北海道、青森、岩手、秋田4道縣的17處遺址。這些遺址均完整地體現了繩文時代的人們長達1萬多年、沒有農耕而以狩獵和採集為基礎的定居生活的變遷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諮詢機構5月出具報告稱「這些地方展示了人類史前時代沒有農耕的定居社會、複雜的精神文化、定居社會的發展階段及對環境變化的適應」。
日本的繩文時代始於約1萬5千年前。由於氣候變暖,更易獲得食物,定居生活成為可能。大平山元遺址(青森縣)出土了被視為這一時期的陶器片。發現易碎、不適合搬運的陶器,代表著人類定居生活的開始。
被稱為「繩文城市」的大型村落古跡「三內丸山遺址」(青森縣)顯示,當時的人們有規劃地建造了道路和大型建築,此外,將石頭呈同心圓狀排列的大湯環狀列石(秋田縣)體現了墓葬和祭祀文化。晚期的龜岡石器時代遺址(青森縣)等出土了造型精巧的塗漆陶器和陶偶,體現出繩文時代人類高度的精神文化。
東京都立大學教授山田康弘(史前考古學)介紹説「17處遺址構成一個完整的遺址群,毫無遺漏地體現了繩文時代的文化和社會成熟度。這個時代的遺址大多分散在日本各地,只有這個地區分佈得如此密集」。據其介紹,定居生活在沒有農耕和放牧的情況下獲得發展的例子在全世界也很罕見「可以稱得上是體現人類歷史多樣性的獨特遺址」。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白石透冴 巴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