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日本爭奪外國勞動者之時
2021/08/26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0年的報告分析稱,如果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GDP)超過2000美元,移民到新興國家的人數就會減少,每人平均GDP到7000美元左右時,移民到已開發國家的人數開始減少。
中國曾是最大的赴日技能實習生輸出國,2013年中國的每人平均GDP突破了7000美元。就在這一年,從中國赴日的實習生轉為減少,2020年底降至約6.3萬人,比巔峰時減少4成以上。
![]() |
在看護設施工作的越南技能實習生(8月10日,埼玉縣草加市) |
越南取代中國成了最大的赴日實習生輸出國,2020年該國的每人平均GDP為2785美元。如果保持過去10年7%的年均增速,2030年代初越南的每人平均GDP將達到7000美元。再過10年左右,想要去日本的越南技能實習生將會減少。
有望成為「下一個越南」的技能實習生來源國是緬甸、尼泊爾等。雖然判斷依據是和日本的工資差距、人口等,但這些國家也有政治形勢等諸多不穩定因素。
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的是川夕(國際關係部部長)指出,「目前亞洲各國有很多人想來日本」。是川夕根據美國調查公司蓋洛普(Gallup)的數據進行了分析,指出作為移居目的地,2018年日本的受歡迎程度僅次於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排在第四位。日本尤其受到高學歷人士的青睞。
可能會對日本未來的人才供應産生巨大影響的是中國的動向。中國15~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在2013年達到最高之後持續減少,工廠等開始出現明顯的人手不足。國際移民組織(IOM)在2020年報告中指出,中國「正從移民輸出國變為接納國」。
杉田律師預測稱,日本「最晚將在2025年以後,開始與中國爭奪外國勞動力」。
日本的技能實習制度一直被指存在拖欠工資、暴力、性騷擾等問題。「加班時薪只有300日元」、「一年只能休息幾天」,很多實習生紛紛抱怨待遇不合理。美國國務院在有關販賣人口的年度報告中批評了日本的技能實習制度。2021年版報告稱這種制度是「基於借債的強制勞動」。除了改善工資待遇等之外,日本還要讓實習生覺得「日本的勞動市場可以保護人權」並感到放心,這是人才爭奪戰的大前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