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中國 > 企業 > 吉利為什麼要出資「拖後腿」的smart?

吉利為什麼要出資「拖後腿」的smart?

2019/03/29

PRINT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和德國戴姆勒328日宣佈,將對戴姆勒旗下的高檔小型車品牌「smart」業務對半出資。雙方將於2019年底之前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2022年在國內外推出純電動汽車(EV)。吉利2018年以後一直尋求與戴姆勒合作,但與存在警惕感的戴姆勒的磋商並不順利。雖然雙方將攜手重振smart,但仍瀰漫「同床異夢」的氛圍。

 

德國法蘭克福室內的smart銷售店

 

       吉利董事長李書福28日表示,「smart具有獨特品牌魅力和核心價值,發展勢頭良好。這個合作項目充滿希望與挑戰,對雙方都具有非凡意義」。

 

       實際上,吉利是戴姆勒事實上的最大股東。20182月,李書福的投資基金投入約合1萬億日元的資金,掌握了戴姆勒近10%的股權,戴姆勒在表面上對此表示歡迎。吉利被認為對戴姆勒的電池和自動駕駛等尖端技術感興趣。經過1年多時間,兩家公司終於敲定了共同業務的核心舉措。

 

       戴姆勒董事會主席蔡澈(Dieter Zetsche)也發表評論稱,「期待與在純電動汽車領域有實力的吉利展開合作」。

 

       根據兩家公司的宣佈,雙方將以對半出資形式成立涉足「smart」品牌純電動汽車的新公司。出資額未公佈。將在2022年之前在中國生産新款純電動汽車。雙方未透露生産基地,但據悉湖北武漢成為候選地點。

 

       新款smart的設計主要由戴姆勒的高檔車品牌「梅賽德斯·賓士」負責,吉利則負責開發。戴姆勒計劃直到2022年在法國和斯洛維尼亞維持smart的生産,而法國工廠轉為生産賓士的純電動汽車。

 

       Smart由大型手錶企業斯沃琪 (Swatch)和戴姆勒于1994年合資設立。在1997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上,外形類似飯糰的雙座smart的亮相令世界驚艷。

 

       不過,據媒體報道,smart銷量最高的時候是2004年,約為15萬輛。2018年僅為12.8萬輛,表現低迷。很多觀點認為「約200萬日元以上的價格對很多消費者來説比較貴」(中國的汽車分析師)。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6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