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轉型(中)靠汽車反攻
2021/08/25
2021年以後,包括自動駕駛相關業務在內,華為計劃每年向汽車領域的研發投入10億美元。自動駕駛在美國和中國都是各企業激烈競爭的領域,要投入很多資源才能贏得競爭。
華為還將發揮通過手機及通信基地台業務積累的成本控制經驗。據中國媒體報道,關於自動駕駛的核心零部件「LiDAR」(雷射雷達),華為透露未來將降價至100美元,只有目前主流價格的幾十分之一。
華為通過垂直整合建立的汽車業務實現飛躍是有原因的。在美國強化出口限制的背景下,華為的半導體採購受到嚴格限制。在手機業務走入死胡同的背景下,華為計劃把汽車作為新的增長領域,捲土重來。
在2021年6月召開的線上發佈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的CEO余承東對IT工程師們表示,我們正被越來越多的智慧器件包圍。
華為「鴻蒙」作業系統的線上發佈會(6月,圖片來自直播視頻) |
他宣傳的是華為自主開發的「鴻蒙(Harmony OS)」作業系統。鴻蒙系統除了搭載於手機、家電等終端外,還開始搭載到純電動汽車上。
成為物聯網的基礎
華為的目標是使鴻蒙系統成為「物聯網(IoT)」的基礎。華為2019年還發佈了汽車也可以使用各種手機軟體的新系統「HiCar」。具有用手機可以打開汽車空調和開關車門等功能,HiCar將與鴻蒙聯動。
一方面,華為的汽車業務能否像手機和基地台業務一樣成功(全球份額首位)還是未知數。
自動駕駛的關鍵是如何收集並分析大量行駛數據。與全球多家車企合作持續開展行駛實驗的百度等也是華為的競爭對手。針對美國特斯拉等矽谷的競爭對手,華為也需要在性能和成本上發揮優勢。
在這方面,中美對立也可能産生影響。如果美國在汽車領域也感受到威脅,有可能對華為的業務進一步進行限制,半導體等的採購將更加艱難。雖然華為正在自主開發部分半導體,但應對新危機的能力仍面臨考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