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上證綜合指數驟跌8.48%,跌至3725點,為2007年2月以來,時隔約8年零5個月的單日最大跌幅。在中國經濟的減速感增強的背景下,6月中旬股價驟跌後停盤的股票交易相繼重啟,潛在的拋售壓力突然爆發。投資者對「政府主導行情」抱有不信任感。
27日的收盤價為中國政府的一系列「救市」舉措推動股價反彈的7月9日(3709點)以來的最低水準。由於27日的大幅下跌,中國政府出台的「救市」政策所帶動股價上漲的部分幾乎全部被抹去。
據「大智慧」的統計顯示,24日上海和深圳市場上的停盤公司數量從峰值時的1473家減少至532家。由於停盤時想拋售也無法拋售的個人投資者佔多數,所以重啟交易後賣盤大量湧現。
上證綜合指數截止7月23日連續6個交易日出現上漲。其原因是中國政府旗下金融機構中國證券金融公司直接購買股票等政府的「救市」舉措發揮了作用。在24日的盤中交易上證指數一度上漲至4184點。但是路透社27日報導稱,中國證券金融公司近日歸還了部分商業銀行的貸款,銀行貸款是該公司購買股票的資金來源之一。具體原因不詳,不過中國證券金融公司停止購買股票可能是27日上海股票急劇下跌的原因。
上證指數超過此次跌幅的是在07年2月27日。當時中國即將迎來北京奧運會,基礎設施投資表現活躍。股價急劇下跌後,以個人為中心的炒股熱潮並未衰退,上證綜合指數在5年1度的中國共産黨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07年10月創下了6124點的歷史最高點。
但是,在全國黨代會結束之後,上證指數再次急劇下跌。其原因是越來越多的觀點認為政府將不再通過政策來支撐股價。從那之後一直到2014年夏季之前,中國股市進入很長的低迷期。
中國的上市企業將在8月底之前發佈1~6月期的財報。如果業績減速態勢日趨明顯,對於股市行情來説將構成下跌壓力。中國政府很可能被迫追加出台舉措。但是,股價急劇下跌將極大損害投資者對中國政府的信賴,投資者越來越不再期待政策帶動股價上揚。
在27日的東京市場上,日經平均指數連續下跌。對中國經濟的擔憂對股價構成重負。截止上周,美國卡特彼勒等公司的季度財報顯示,面向中國的銷售陷入苦戰。24日發佈的7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也處於低水準,三井住友信託資産管理公司的三澤淳一表示「不得不再次意識到經濟減速風險」。
27日的亞洲股市也幾乎全面下跌。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綜合指數也比上週末下跌了2%,創年初以來的最低點。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土居倫之 上海 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