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與國際組織高層這樣提中國金融風險
2017/09/13
中國總理李克強9月12日與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6個國際機構的領導人舉行了有關中國經濟的「1+6」圓桌對話會。李克強在會後的記者會上表示,金融部門整體上健康穩定,但有些地方風險較高,政府正積極重視。其他與會者也相繼發言對中國的金融風險表示擔憂。
本次會議由李克強主持,除了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外,國際勞工組織(ILO)、世界貿易組織(WTO)、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金融穩定理事會(FSB)的領導人也均出席。本次是繼2016年之後第2次舉行「1+6」圓桌對話會,會議以閉門形式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
李克強在記者會上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6.9%,下半年會繼續保持上半年穩中向好的態勢」,對2017年達成全年6.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顯示出自信。李克強還表示,大家在會上肯定了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和取得的成果,希望中國今後繼續轉型。
另一方面,會談將地方政府債務和脆弱的金融部門作為中國的經濟風險進行了討論。具體來説,談及中小銀行增加從市場借款、投資地方政府相關基礎設施企業發行的債券等,以及高達60萬億元的理財産品資金流向錯綜複雜的問題。
李克強表示,金融風險將逐步解決,不會出台全面政策。在此基礎上又指出,相對於國內生産總值(GDP)的中央政府財政赤字率達到3%,銀行自有資本比率和不良貸款準備金率高於國際水準。一方面,他強調這不會引發金融系統危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表示,「歡迎中國為抑制金融部門風險而做出的努力」。但同時指出,「由於經濟增長依賴債務擴大,雖然短期風險減少,但中期風險在增加」。作為解決對策,拉加德列舉了通過加大社保支出刺激消費、利用市場機制、壓縮企業債務、與增長規模相比更重視品質和可持續性等。
金融穩定理事會主席卡尼(英國央行行長)指出,「我們應該推進從脆弱的‘影子銀行’向札根於市場的金融轉變,中國正在主導這一趨勢」。對於中國開始收緊此前鬆懈的銀行間信用拆借、致力於縮小影子銀行規模給予了積極評價。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田逸策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