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中國 > 金融市場 > 中國長期利率躍升的結果

中國長期利率躍升的結果

2017/10/31

PRINT

  中國長期利率正在上升。10月30日一度達到逾3.9%,創出2014年10月以來時隔3年的最高水準。中國共産黨全國代表大會24日閉幕後,市場認為第2任期的習近平領導層將重視抑制金融風險,越來越多的觀點擔心對於銀行間的資金往來和投資商品的監管將加強。有觀點認為,利率上升將打擊企業的投資意願,成為經濟增長的包袱,因此上海股市也隨之下跌。

 

  「一部分投資者認為過度持有國債的政治風險巨大,正在明顯拋售」,上海的一家銀行的資金管理負責人如此解讀最近的利率上升現象。

 

  

  10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兼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會上表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中國領導層在2016年底將貨幣政策調整為略微緊縮。長期利率以近3%為底部,進入了上升通道,在黨代會後上升勢頭進一步加強。

 

  最近數年來,中國部分銀行在銀行間市場籌集資金,然後通過購買更長年限的債券等方式來獲取收益。據悉,被稱為理財産品的投資商品的運作方式是反覆將手裏的國債作為擔保籌集資金、然後再將資金用於投資等風險較高的交易。如果利率迅速上升,銀行的健康性有可能遭受損害,或導致理財産品的債務違約。

 

  中國國債的主要交易來自於國內的機構投資者,海外投資者的交易仍然受限。但是,如果金融市場的混亂波及到中國的實體經濟,包括日本在內的全球經濟均或將受到負面影響。

 

  如果利率持續上升,債務較多的企業的負擔將增加。股票市場擔心企業業績和經濟的未來風險,上證綜合指數於30日下跌近1%。鋼鐵、有色金屬和海運等容易受經濟動向影響的股票表現低迷。

 

  此外,金融監督的強化還具有另一層含義,即中國政府對黨代會之前的經濟刺激對策的「善後」。中國領導層重視經濟的穩定,一直在某種程度上默許銀行的高風險交易等,以讓經濟整體獲得資金。金融的監管強化將對實體經濟造成哪些影響?中國的市場相關人士正在密切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張勇祥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5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