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NHK節目的採訪筆記憶中國的通信網路威力
(2019/11/22)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2007年,我作為日本NHK電視臺節目《激流中國》第9集《上海老師到窮村》的策劃和總協調,在寧夏西吉安排了採訪和拍攝活動。記得離開日本時,我對留守日本的秘書説:「我要去採訪地方在黃土高原深處,通信條件很差…」
-
「和食」興衰(1)外國人成為傳承者?
(2019/11/22)
-

在東京一家專門學校,一群學生正參加日料基本功考試,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外國留學生。日料給人的印象是師徒傳承、受到師傅的嚴厲指導,這令日本年輕人敬而遠之……
-
汽車産業「CASE革命」的虛實
(2019/11/21)
-

西條都夫:自動駕駛、電動化等「CASE」技術給汽車産業帶來的震動被稱為「CASE革命」,不過,自動駕駛領跑企業推遲相關技術的達成時間,業界人士表示要花30~50年分階段取得進展。電動化方面也面臨逆風……
-
大丈夫
(2019/11/21)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健吾:學日語的時候,有很多句子,都是因為「有趣」,所以才會很容易被記得。我們在學初級日語之時,很快就會記得的語句, 就是「大丈夫」。大丈夫,有兩個用法:即沒有事,沒有問題的意思…
-
過了13年,男人還是結不了婚
(2019/11/20)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劉黎兒:過了13年,男人還是結不了婚?這句話,許多人一聽就知道是指日本國民大叔阿部寬在《不能結婚的男人》中所扮演的性格孤僻黃金單身漢的建築師桑野信介…
-
日本實業家根津嘉一郎創建的根津美術館
(2019/11/19)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日本新天皇的「即位禮正殿之儀」於10月下旬舉行,世界各國的皇室和要人訪問了日本。英國王儲查爾斯利用儀式和晚宴之間的時間,造訪了此前表示「一定要去看看」的地方。那就是位於東京青山的根津美術館…
-
想攢下錢,先養成這些習慣
(2019/11/18)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努力減少「不必要的消費」、學習「富裕的吝嗇生活」——自從上次在本專欄中表明這樣的想法以來,我開始拼命整理身邊的東西。雖然下決心扔掉不必要的東西,力爭過簡單生活,但即使不斷扔東西,衣櫃和收納空間仍然裝得滿滿的…
-
把環球旅行的郵輪辦成海上市民大學
(2019/11/15)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日中友好會館的美術館這幾天舉辦了一場很有特色的攝影展---《亞洲友好和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攝影展》。攝影展的主辦單位是以「周遊世界的旅行」為口號的「和平之船」(又譯「和平號」)郵輪公司…
-
我和我的口罩
(2019/11/14)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健吾:我是1980年出生,1997年回歸那一年中五會考。 1999年入大學,2002年畢業,2003年經歷沙士…。沙士(非典型肺炎)爆發的時候,我在香港工作,所有人都有戴口罩。
-
澀谷,錯綜複雜的青春
(2019/11/13)
-

日經中文特約撰稿人 張維中:票選東京最複雜的車站,澀谷站永遠名列前茅。如果對澀谷沒有一個大致的方向感,離開電車,從月臺走出票閘口時,又沒冷靜看清楚路標的話,那麼面對腳步雜沓的人海,一瞬間,大概可以體會前途一片茫然是什麼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