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盯住6月中國期貨市場
(2012/05/29)
-

溫總理表示要加強微調力度,中國經濟能否走出下行趨勢,一定要盯住6月的期貨市場。
-
人民幣5年進入三大貿易貨幣
(2012/05/28)
-

匯豐銀行香港區總裁、人民幣國際業務權威馮婉眉日前接受日經新聞採訪時表示人民幣今後5年將超過日元,和美元、歐元同樣成為三大貿易貨幣之一。
-
山寨與中國經濟的邏輯
(2012/05/28)
-

山寨盛行在美國和日本也曾出現,中國本應進入擺脫山寨經濟的時期,但山寨似乎必將困擾中國經濟,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
-
李肇星:新型大國關係也適用於中日
(2012/05/25)
-

中國前外交部部長李肇星5月25日參加正在東京舉行的第18屆國際交流會議「亞洲的未來」。就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倡導的與美國的「新型大國關係」,李肇星表示「這種理念也同樣適用於中日關係」。
-
李光耀:中美互依 關係不會惡化
(2012/05/25)
-

李光耀:中美在技術和投資領域的相互依賴日益加強,未來20~30年內不可能對立。對美國的敵對姿態也不符合中國的利益。
-
南韓瞄準的下一個「韓流」
(2012/05/24)
-

南韓將本國的行政相關系統和地域開發等經驗定位為新外交資源,試圖掀起繼韓劇、家電等之後的又一個「韓流」。
-
豐田的理想與苦惱
(2012/05/23)
-

豐田汽車用確保日本國內300萬輛産能來實踐著「産業報國」的理想。在海外生産已成汽車廠商趨勢的現在,即使被指産能過剩,豐田也對縮小規模一直謹慎。作為日本代表企業的宿命,豐田仍在苦苦摸索。
-
日本人為什麼不炒樓?
(2012/05/23)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肖敏捷:單依靠政府調控,中國房地産市場很難擺脫「一收就死,一放就亂」的尷尬。從日本的經驗看要回歸理性,只能依靠市場的力量。
-
一場歷史性IPO留下的回味
(2012/05/22)
-

上市第二天Facebook的股價就跌破了發行價,再加上上市當日的混亂,似乎這場歷史性的IPO在向我們説明著什麼。
-
孫正義眼中的中日戰略互惠關係
(2012/05/22)
-

日本軟銀公司社長孫正義提出了一個宏大的構想,在中國及蒙古的戈壁沙漠太陽能發電,然後輸送至日本。有人稱這是孫正義的宏大「妄想」,但這似乎給空洞的中日戰略互惠關係概念勾畫了一張具體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