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山宏為日經中文網撰稿:中日關係以民間的經濟交流為開端,政治上也終於出現了解凍的契機。正當此時,出現了對兩國媒體批評的聲音。認為「造成兩國關係惡化的既不是經濟界也不是政治家,更不是民眾。兩國媒體為了吸引讀者和觀眾的眼球故意説了對方國家的壞話」,我自己也曾多次在日經中文網專欄裏指出過這一問題確實存在,但是我告誡自己不能把兩國關係的惡化單純歸咎於媒體。這裡我想和大家共同探討一下兩國資訊傳遞的應有模式。
我在日本的時候經常聽到這樣的不滿——「中國的媒體就會報道日本不好的地方」。而我在中國,也聽到了同樣的不滿,就是日本媒體盡報道中國不好的地方。事實真的如此嗎?筆者因為職業的關係,經常在網上看中國媒體關於日本的報道。在政治新聞為主的全國性報紙上能看到批評日本的新聞標題。而翻開晚報或者是地方性報紙確是另外一番景象。不光只有對日本的批評,而是有各種各樣的日本新聞,介紹日本美麗雪景的文章、介紹日本的機器人等先進技術的文章,還有熱情洋溢的介紹日本動漫等日本文化的文章……
那麼日本媒體的情況又如何呢?確實有一些所謂的有識之士以反華為賣點,在電視的談話節目、週刊、月刊等反覆對中國進行煽情的批評。與此同時那些反映了中國現實的紀錄片和介紹中國歷史的節目實際上對中國抱有善意的內容比較多。日本NHK電視臺在07年以後多次播出了「中國鐵道大紀行」系列節目,節目中每次有日本演員和中國各地民眾交流的溫情報道。而且日本的報紙和經濟雜誌也在努力客觀報道富裕了的中國經濟。筆者個人的感覺是中日兩國的媒體都沒有染上刻意反華或反日的色彩。
那麼為什麼中日兩國的媒體會形成反日或反華的印象呢?這就是媒體自身的責任了。比如總部設在北京的某中國報紙,以愛國為賣點經常會刊登反日的文章。而對此日本媒體有一種報道的傾向,就是好像這種極端反日報道的論調代表了中國整體的意見。雖然也有一些理性的中國媒體批評這種排外的思考方式,但是日本媒體或許是考慮到了這樣溫和的意見不能吸引眼球,所以就愛報道中國的一些偏激的反日論調。
反之亦然。中國很多媒體也會把部分日本媒體的極端反華言論報道得好像是一般的日本民意一樣。中日雙方的媒體都特意找出對方國家的一些偏激的媒體的片面報道,批評對方國家的媒體太過份。這是一種為了批評而進行的批評,不是建設性的批評。媒體當然有必要分析偏激意見的社會背景,與此同時也應該平衡的報道「一般意見」。
這裡必須注意的是僅對對方進行稱讚性的報道,這並不利於加深對這個國家的理解。日本的報紙經常會報道盟國美國的負面消息。對美國的戰爭、人種歧視、槍擊事件、貧富差距等問題,日本總是進行及時的報道。如果不知道時下美國的社會、政治、經濟問題,和美國人交往或是做生意時就會産生障礙。為了加深對一個國家的理解從而更好的交流,就有必要不僅了解這個國家外在的比較好的方面,也必須了解它不好的方面。
多年前在日本有一本暢銷書叫《貧困大國美國》,由日本岩波書店出版,作者是堤未果。作者通過考察美國各地寫出了美國社會中産階層日趨沒落的現狀。而在日本很多人是為了了解美國社會的陰暗面及造成這些陰暗面的政策,進而探索日本應該走什麼樣的道路而閱讀該書的。儘管日本在反覆對美國進行負面報道,但是各種輿論調查顯示日本民眾的對美情感非但沒有惡化,還在好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