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土地紛爭已逐漸平息,但海洋之爭卻愈加頻繁。漁業同古時候的狩獵時代相似,現在仍以捕撈為主流。為尋求優質漁場,各國的漁船展開了爭奪。日本四面臨海,專屬經濟區面積位居全球第六。同其他國家相比,依靠漁業和水産加工業為生的人口眾多,在食品當中海鮮産品也佔有相當比重。
日本對海洋紛爭十分敏感。日本要求俄羅斯返還的北方四島便是盛産鮭魚和帝王蟹的優質漁場。與南韓對立的竹島(南韓名:獨島)盛産松葉蟹。日本人在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附近捕獲鮪魚。海洋與漁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很難輕易讓步和妥協。
海洋中除了漁業資源之外,還蘊藏著礦物資源和能源。圍繞海洋資源,人類是否也會像過去的農地之爭一樣不斷開戰?與空氣和水一樣,海洋也應該是地球上的人類,不,應該説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的共同財産。21世紀的人類一定會想方設法減少海洋紛爭。
重新回到原來的話題。日本自1945年宣佈無條件投降後一次也沒有使用武力確立了世界經濟大國的地位。讓我們看一下,在歷史上位於世界第二位和第三位的經濟大國在如此長的時間內不發生戰爭的事例是否有過?戰後日本經濟的復甦常常被世人稱為奇蹟,但我卻認為半個多世紀不發動戰爭才是奇蹟。一個領土和資源匱乏、沒有強大軍隊的「小國」竟然變成了一個世界經濟大國。
「小日本主義」也值得中國參考。日本將擴充軍備的資金用於經濟建設,減少了農村的貧困人口,實現了社會轉變,將一個只有少數軍人等特權階級才能享受特權的社會轉變成了一個連一般的普通老百姓也能夠感到幸福的社會。據稱中國的軍費佔國內生産總值(GDP)的2%,是日本(1%)的2倍。若是將這1%的資金用於社會福利,將會拯救多少貧困人口啊。
如果大家在説「小日本」時能夠意識到這不是一個貶義詞,也可以成為一個褒義詞的話,筆者將非常開心。遺憾的是在日本和中國,幻想「大日本」和「大中國」的人復活。筆者期盼小日本和小中國可以並肩享受富足的東亞未來。
作者村山宏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專欄-日本人小聲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