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中國當前的新經濟形勢稱為「新常態」,目標是告別持續30多年的高速增長,轉為中速增長。但改變舊有的經濟機制,實現穩定增長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9月17日的一次會議顯示出中國領導人也意識到轉型期有可能會發生混亂。
緩解改革的陣痛
中國總理李克強9月1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建立臨時救助制度,為困難群眾兜底線救急難。會議強調「織密織好社會保障安全網,幫助群眾應對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生活困難,事關公平正義,是政府以人為本,保障基本民生的重要職責」。中國計劃積極利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預算以及大企業資金,同時引導志願者參與幫助困難群體。
SMBC日興證券經濟分析師肖敏捷認為「此舉意在緩解改革的陣痛」。在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速增長之際,無法應對變化的企業必將遭到淘汰。此時失業者將增多,引發社會不安,上述舉措意在防範這種局面。
「新常態」是英語「New Normal」的譯語。習近平在5月到地方視察時首次使用了這一表述,宣佈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階段,承認難以期望維持像過去那樣的10%以上的快速增長,在此基礎上提出把探索新增長方式作為最重要課題。
負責對這一方針作出解釋的是《人民日報》。《人民日報》8月上旬連續3天刊發了題為《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的系列評論員文章,強調「資本、土地等要素供給下降」、「資源環境約束強化」、「出口和投資增速放緩」,此前一直支撐增長的條件正在消失。
在此基礎上文章稱「進入新常態,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各種矛盾和問題相互交織」;同時認為「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上半年經濟總量增長7.4%,實屬不易」;進而強調「進入新常態,也進入了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
中國政府提倡改變經濟結構並非首次。胡錦濤時代在倡導構建「和諧社會」時,也曾提出節約資源、防止環境污染、促進民間投資等。此外,經濟增長過度依賴投資也被視為問題,反覆呼籲實現以消費為主導的經濟。「可持續增長」這個口號也被用過很久了。
改革的緊迫性與以往不同
不過,中國經濟向習近平主張的「新常態」過渡與以往搖旗吶喊的改革在緊迫感上有所不同。反映出這一面的是「平常心」一詞。《人民日報》在對新常態的闡釋中,反覆強調「保持平常心態」。也就是説將發生可能讓社會失去平衡的事態。比如給就業形勢帶來影響。
現任領導人對以往的大規模基礎設施投資加以控制,一直保持推進結構轉型的姿態。結果,鋼鐵、煤炭等支撐投資主導型增長的産業陷入困境。房地産行情的惡化也給經濟前景蒙上了陰影。70個大中城市中,有68個城市的8月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下降。
儘管如此,現任領導人仍強調「保持平常心」。不過,無論怎樣提出告誡,如果實際破産企業開始增多,社會動搖將不可避免。因此,擴大生活保障安全網成了當前的根本性課題。現任領導人已經開始意識到,不能再靠政府實力來維護效率低且無競爭力的企業,結構轉換將給就業帶來影響。
與嘴上説著改革,內心仍希望暫且保持高增長的過去不同,習近平政權目前正面臨著不實施改革就無法繼續增長的殘酷現實。雖然無法斷定改革的成敗,但引起一定混亂的可能性十分大。這就是習近平政權強調的「結構調整的陣痛」。
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困擾會給中國社會和世界經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今後需要繼續關注。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吉田忠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