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TPP中列出了限制優待國有企業等與中國式「國家資本主義」不相配的條文。因此中國如果想加入TPP獲得擴大貿易的碩果,就不得不對國內的制度進行大改革。
以中國為核心的一帶一路(新絲綢之路)經濟圈、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對於努力給周邊帶來更大影響力的中國而言,把自己排除在外的TPP如果加大存在感,這將非常棘手。
南韓政府10月5日發表聲明稱,「為擴大國家收益,將積極討論加入TPP」。在南韓國內也出現敦促加入TPP的聲音,稱「應調整過於傾向於中國的通商政策」。
10月5日在談判達成共識後的記者會上,甘利充滿期待地表示「如果像雪崩一樣,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對此美國弗羅曼回應稱「希望與其他國家一同共用成果」。
不過,眼下TPP生效也存在不穩定因素,比如,下屆總統大選民主黨熱門候選人希拉蕊(67歲)就持反對意見,稱「目前我無法支援這項協議」。
在引領全球經濟增長的亞太地區,會由哪個國家建立什麼樣的規則呢?以TPP為核心的新霸權爭奪戰已經拉開序幕。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