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日關係展望:烏雲中有一縷陽光
2017/01/03
![]() |
在訪問日本的中國大學生的報告會上,積極看待日本的演講很突出 |
在簽署儀式的1周後,實際參加計劃的大學生舉行了報告會。「很多日本企業都重視社會貢獻。中國企業也應該學習」、「接待我的家庭的成員一起為我慶祝了生日」、「希望盡可能將經驗傳遞給身邊的人,以加深大家對日本的了解」,可見中國大學生獲得了與單純的「爆買」旅遊不同的體驗。主辦方中日友好協會的人士也相繼表達了積極看法,副秘書長王佔起表示,大家是中日友好的使者,希望今後成為關係發展的支柱。另一位副秘書長朱丹則表示,對中日友好抱有100%的信念,指出中國需要日本,日本也無法離開中國。
中國領導稱希望中日關係保持穩定
「當前似乎希望中日關係保持穩定」,對於中國黨和政府的對日方針,中國的外交相關人士表達了這樣的看法。理由被認為有多個,其一就是2017年秋季將迎來5年1度的黨代會,中國黨和政府轉為優先重視國內的穩定。如果不必要的刺激反日情緒,引發大規模遊行,很可能導致領導層的威信降低。2016年8月大量中國漁船和公務船駛入中日間敏感海域之際,中央電視臺也幾乎沒有進行報道。原因被認為是想避免大眾反日情緒高漲,而不至於陷入無法控制的境地。
2016年9月,習近平與日本首相安倍時隔1年零5個月在二十集團(G20)峰會上進行了兩國首腦會談。當時,中央電視臺在最重要的晚7點的新聞聯播中,播報了習近平的發言。據報道,習近平稱「要把握明年中日邦交正常化45週年、後年《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署40週年等重要契機,推動中日關係向前發展」。
雖然在習近平與安倍合影之際,也出現了背後沒有放置兩國國旗的一幕,不過,習近平通過中央電視臺顯示出了對日關係的一定的方向性。11月,在秘魯利馬出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之際,習近平與安倍也舉行了10分鐘的交流,而兩國政府之間也一直在安保等領域保持著對話。
繼2015年之後,2016年中國最高領導層也沒有出席12月13日舉行的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儀式,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了對日本的顧及。在中美關係出現惡化的背景下,中國希望修復與周邊國家的關係,也期待與日本開展經濟合作,這些都被認為是背後的因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