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觸碰「一個中國」原則的虛與實
2017/02/06
![]() |
一個中國原則通常是從安全保障的觀點來談論,不過當下其經濟意義也十分重大。在季辛吉在美國政府任職的70年代,大陸與台灣尖銳對立,但是從80年代末開始兩岸開始啟動交流。92年兩岸被認為就「一個中國」原則達成共識,台灣企業也開始對大陸投資。以鴻海精密工業為代表的台灣企業開始在大陸面向蘋果等美國企業開展組裝生産,並不斷壯大。
以台灣為仲介,連接中美的經濟圈誕生。考慮到相互依賴度不斷增強的美國、中國大陸與台灣的經濟關係,一般認為美國不會改變作為前提的一個中國原則。但是不太重視經濟的相互依賴的川普成為總統。橫跨太平洋的經濟圈説起來好聽,但實際上不過是中國對美國的出口路徑。對於川普來説化解鉅額的對華貿易逆差才是優先解決的課題。
中美在安保對立,在經濟層面繼續合作?
如果美國希望使本國利益最大化,對中國的顧及將減弱,「一個中國」原則將不再是美國必須遵守的原則。川普認為,經濟的相互依賴不會成為調整「一個中國」原則的障礙。如果調整「一個中國」原則,兩岸的對立將加深,跨太平洋經濟圈也可能出現風波。台灣企業在大陸組裝産品,日本企業也會大量供應零部件,如果美國、大陸、台灣的關係出現動搖,不僅在安保層面,在經濟層面日本也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 |
筆者認為當前川普調整「一個中國」原則的發言只是為了迫使中國做出讓步,也許這麼想過於天真。在「一個中國」原則下,中美即使在安保層面對立,在經濟層面也將相互妥協,但是這種情況未必會永遠持續下去。如果美國的保守派像看待曾經的蘇聯一樣將中國視為主要敵人,認為必須削弱中國的力量,那麼就不能斷定不會調整「一個中國」原則。
當年季辛吉的訪華對日本來説是意料之外的政策轉變,令日本陷入震盪,為了避免類似情況再次出現,日本也應該儘早思考對策。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村山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