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口政策留給中國的教訓
2017/07/10
由於人口減少會影響經濟增長,日本政府正在努力提高出生率。政府提出到2025年將出生率提高至1.8的目標,但這個目標並不容易實現。尤其是在生活成本高、育兒環境惡劣的大城市,出生率更低。2016年東京的出生率為1.24,在日本全國最低。以年輕人為中心,人口正向東京集中,隨著人口的過密化,出生率會進一步降低,如此「人口黑洞現象」正在發生。
這種現象在中國也開始出現。來自地方城市的大量外地人聚集到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但因生活成本猛漲等原因,出生率一直比較低迷。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統計數據,2015年北京和上海的粗出生率(出生人數與平均人數之比)分別為7.96‰和7.52‰,遠遠低於中國整體的12.07‰。中國從2016年開始全面放開二胎政策,但從日本的經驗來看,生活成本持續上漲的大城市的出生率無望大幅改善。
隨著飲食生活和醫療環境的不斷改善,人類的平均壽命今後將穩步提高。出生率無法提高的話,老齡化將變得更加嚴重。日本正迎來在戰後嬰兒潮時期出生的「團塊世代」變成後期老年人(75歲以上)的「2025年問題」。旨在為了充實社會保障財源的消費稅增稅政策已經兩度延期。始終這樣下去的話,國民養老金和國民保險等現行社會保障制度可能會瓦解。
![]() |
西村友作 |
日本步入老齡化社會的時間早於中國,有很多教訓可以借鑒。制定政策時不能目光短淺,而是需要將眼光放長遠。
西村友作: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副教授,1974年生於日本熊本縣。1995年首次訪問深圳,隨後決心到中國留學,自2002年起在北京生活,2010年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隨後成為被該大學正式錄用的首位日本人專職教師。兼任日本銀行北京事務所客座研究員。專業是國際金融。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