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者該如何讀好《人民日報》
2017/08/17
村山宏:「想要投資中國股票,是否已經離不開《人民日報》?」日前發生了令人産生這種感慨的事情。《人民日報》批評網際網路企業騰訊控股提供的遊戲應用程式之後,騰訊的股價出現暴跌。《人民日報》代表了中國共産黨和政府的立場,一直對中國股票産生巨大影響。甚至有人説,如果想投資中國股票,就要閱讀《人民日報》,了解中國的政策變化……
![]() |
騰訊的手遊《王者榮耀》 |
對遊戲的批評呈現出宣傳活動的態勢。《人民日報》網路版(人民網)7月3日呼籲當局加強對熱門手機遊戲《王者榮耀》的限制,《人民日報》也在7月中旬之前,連續刊登批評文章。《王者榮耀》是一款分為敵人和夥伴的團隊、操縱歷史上和傳説中的英雄人物來破壞敵方的防禦塔的遊戲。在中國,通過騰訊的「微信」能輕鬆登陸。
《王者榮耀》每日的用戶人數達到8000萬人,正在引發17歲少年因連續玩40小時遊戲而暈倒等各種社會問題。在遭到批評之後,在香港上市的騰訊股價在隨後的4日一度下跌5%。雖然騰訊先發制人,2日便宣佈了將12歲以下的遊戲時間限定為每天1小時等自主限制,但未能化解批評的聲音。市場認為,這是政府限制遊戲的前兆,日趨擔憂騰訊的遊戲業務。那麼,《人民日報》開始對股票市場具有影響力開始於何時呢?
留在記憶中的是2015年3月至5月的中國股市的輕度泡沫。當時《人民日報》刊登了支援股價走高的文章,4月上證綜合指數從3000點上漲至4000點。在中國政府已開始擔憂泡沫的4月21日,《人民日報》刊登評論文章表示「4000點才是A股牛市的開端」。投資者據此認為,政府希望股價進一步走高,由於槓桿交易的擴大,6月指數突破了5000點,但遭遇了在隨後的1個月裏下跌3成以上的泡沫破裂。
2016年5月,《人民日報》刊登了有關經濟政策「權威人士」的採訪報道,也對市場造成了打擊。在中國經濟持續減速的背景下,市場上越來越多聲音期待政府採取經濟刺激對策,但「權威人士」卻主張中國經濟並非V型復甦,而是L型。這是認為應重視經濟結構改革的想法,批評了將導致過剩産能和債務增加的經濟刺激對策。L型言論成為股價上漲的沉重壓力。
![]() |
《人民日報》2016年5月9日刊載的權威人士專訪 |
的確,與企業業績相比,中國股市對政策作出反應的情況更多。這是因為中國存在一種商業環境,因政策而表現強勁的企業業績也有可能突然放緩。在了解這種特點的個人投資者眾多的上海市場,與企業動向相比,政策往往更加受到關注。由於認為了解政策最適合閱讀《人民日報》,股價開始不知不覺在《人民日報》報道的影響下波動。不過,筆者認為《人民日報》的經濟報道與政治報道存在若干不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