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朝鮮問題的第三種劇情
2017/09/01
6月19~21日,日美韓合計約40名官員及專家聚集到美國太平洋司令部所在的夏威夷州。成員按國籍分組,以朝鮮危機為主題進行了非公開模擬演習。主辦方為美國智庫。事前並沒有詳細磋商,直接就開始真正的演習。演習結果很有衝擊性。據參加的人士透露,模擬了以下局面。
|
【局面(1)】朝鮮實施第6次核實驗,將疑似搭載核武器的導彈設置到發射架上。作為警告,美國發射導彈破壞了平壤市內已故金日成主席的銅像。
【局面(2)】朝鮮加強挑釁,攻擊南韓的離島。美國為阻止「核導彈」的發射,不顧南韓的制止實施先發制人攻擊,破壞朝鮮的導彈發射架。
演習至此結束。這終歸只是虛擬的遊戲。不過,這一結果暗示出的現實是,如果朝鮮部署核導彈,局勢將明顯改變,有可能發展為軍事衝突。實際上,美國正悄悄擬定軍事作戰的內容。熟悉內情的美國安全保障專家表示,美軍首腦已經擬定了約10套作戰方案,並向白宮提出。
當然,這些似乎是旨在為應對緊急事態而上的「保險」,實施的準備工作並未加速。一名美國前高官表示,軍人出身的國防部長馬蒂斯等人「深知戰爭的殘酷性,因此對於性急的攻擊非常謹慎」。
但在將來,如果美國認為軍事行動難以避免,將會出現什麼局面呢?存在3種可能:(1)全面攻擊;(2)有限空襲;(3)針對特定目標的秘密作戰。
日美的安保專家等表示,幾乎沒聽説美國政府選擇(1)這種預測。因為這將面臨可能遭受慘重損失的南韓的反對,同時也無法判斷中國將如何出手。相反,很多觀點認為「有可能」的是第3種可能——秘密作戰。
就算難以瞄準核武器與導彈的地下設施,但能夠破壞朝鮮軍隊的通信網,或偷偷擊沉朝鮮潛艇。將借此讓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看到美國的軍事力量和決心,迫使其放棄核導彈。秘密作戰就是實現這種威懾的軍事行動。
「美國不打算顛覆朝鮮政權,或越過38度線進攻」,美國國務卿蒂勒森重申了這一宗旨。此舉意在防止將來美國實施秘密作戰之際朝鮮作出過度反應,發展為全面戰爭。這一聽起來柔和的發言或許包含了針對將來的考量。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評論員 秋田浩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