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式化政策表述背後的真意
2017/12/29
![]() |
圖2:2011年開始的「積極財政政策」實則每年赤字率不盡相同 |
展望明年,雖然在貨幣政策偏緊的背景下,預計財政政策仍將表態為積極,根據十九大要求,明年財政支出的主要方向將聚集在環保、民生、一帶一路、京津冀一體化以及先進製造業等方面。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貨幣政策收緊的背景下,財政政策的實施空間其實受到了限制,例如,在地方債發行利率的整體上行,影子銀行清理,以及加強地方政府債務擔責的背景下,積極財政可能在落實過程中受到一定牽制。
考慮到這一層因素,建議明年在去槓桿的同時,還需注重政策的協調性,在房地産與金融去槓桿的宏觀背景下,積極財政應該更為深入,而不是緊縮,應起到宏觀經濟穩定器的作用。這包括:一方面,應用好財政存量資金,做好減稅降費工作,在加強監管的同時,確保在建項目實施等;同時,應加快稅制改革以及中央與地方政府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的步伐,儘快完成房地産稅立法工作,不僅有利於建立房地産長效機制,還有利於理順地方和中央的財政事權結構,讓積極財政能夠落到實處。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 |
沈建光 |
沈建光 簡歷:
經濟學博士,現任瑞穗證券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 首席經濟學家,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及亞洲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曾就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系博士後,擁有赫爾辛基大學經濟學博士和碩士學位,本科曾就讀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系。
此前為歐洲央行資深經濟學家,負責亞太經濟預測和分析,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芬蘭央行經濟學家,及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資深經濟學家,國際經合組織顧問和中國人民銀行訪問學者。是經合組織02年專著「中國和世界經濟-入世的挑戰及應對」作者之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