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日本應向中國IT行業學習

日本應向中國IT行業學習

2018/02/27

PRINT

中日深度觀察

 

       聯想副總裁馬特·布萊德(音譯)表示,「兩家公司攜手為顧客提供了特別的體驗」。迪士尼是十分注重著作權管理的公司。如果仍然停留在「中國是不在乎著作權的國家」這種評價,兩家公司肯定無法達成合作。

 

 

       至今有不少觀點認為中國IT的發展依賴於擁有眾多人口的本國市場,這樣的論調已經過時。智慧手機OPPO進入日本市場,其日本法人的代表董事鄧宇辰透露,從開始創業時公司就計劃在全球範圍展開,已經在140個國家註冊了品牌,經測試確認,品牌名稱OPPO的發音在任何國家都一樣。目前該公司的業務擴大到30個國家,市佔率達到全球第四。

 

      最近比較受到關注的來自中國的新聞是警察導入眼鏡型具有人臉識別技術的移動終端。據説是在機場、車站等人員混亂的地方用於發現罪犯,作為日本人,也有國家監視民眾的擔憂。中國有對海外網路服務等特殊的限制。以此就找出「那個國家的情況比較特殊」的理由,而將視線從中國移開是很容易的,但這樣真的好嗎?面對全球競爭,中國IT企業的經營也在進化,值得參照的元素並不少。

 

       日本企業的表現並不差。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的統計顯示,2017財年(截至2018年3月),日本上市企業的凈利潤將創歷史新高。然而,在全球企業市值排名裏,有很多美國和中國的大型IT企業,並沒有出現日本企業。日本還不能滿足於好業績。

 

       「索尼也是一家科技公司,也有著危機感」,即將在4月升任社長的索尼副社長吉田憲一郎説。索尼可以説是日本企業的一個象徵,創造出了精緻的産品和別具匠心的服務。 即使是這樣的一家企業也長期停滯不前,花了20年的時間才刷新最高營業利潤。

 

       當然,並不是説日本企業要自我貶低。現在是看清日本的IT實力、認真向世界學習的時刻。幸運的是,在日本以外到處都有能夠作為教材的企業實例。

 

   本文作者村山惠一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的評論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23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15
投票總數: 4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