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經濟新論(4)「可支配時間」的爭奪

經濟新論(4)「可支配時間」的爭奪

2019/03/12

PRINT

 

      商品和服務普及的時間軸變得極端的短。金融顧問布萊特·金(BRETT KING)表示,電話獲得5千萬用戶是在其問世的50年後,然而推特(Twitter)僅用了2年時間。隨著競爭加速,在股票市場,高頻交易業者當下完成大量買賣,展開奈米(10億分之1)秒級別的競爭。

   

      18世紀,亞當·斯密(Adam Smith)在《國富論》中將國民能消費的産品的數量視為財富。這是因為那是生活必需品短缺、産品不足的時代。而現在,財富的尺度從産品轉向了時間。

   

      德國作家米切爾·恩德(Michael Ende)在《毛毛》一書中,描寫了少女從時間小偷手中奪回時間的故事,告訴人們時間就是活著本身。如今已經迎來思考在經濟和技術進步帶來增加的「可支配時間」裏如何按自己想法生活、並將其變為財富的時刻。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大越匡洋、田中孝幸、石川潤、原田逸策、高見浩輔、松尾洋平、高橋元氣、小野由香子、松本裕子、竹內宏介、安村Sakura執筆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9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3
投票總數: 1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