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因對立失去的東西
2019/08/13
秋田浩之:中國有句諺語叫「不打不相識」,意思是「如果不爭吵,就無法相互理解」。1972年9月實現邦交正常化的日中兩國就是如此。訪華的田中角榮首相與周恩來總理經過了甚至可能決裂的激烈交鋒,最終成功實現了重歸於好。
在談判迎來緊要關頭的時候,毛澤東將田中角榮請到中南海,問吵架是不是已經結束了?因為毛澤東知道,彼此坦率地爭論才能達成和解。
上述諺語是否適合日本和南韓呢?如今,筆者不得不感到悲觀。以南韓的前勞工判決為開端的對立正深陷泥沼。
8月2日,日本加強了對南韓的出口管制。南韓表示強烈反對,對日本産品的抵制運動正在擴大。雖然國際社會認為日本是為了讓南韓聽話而用了硬招,但筆者卻認為現實恰好相反。
觀察舞臺的背後,更接近於實際情況的反而是日本被迫採取了本來不想用的「猛藥」。
圍繞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強徵勞工問題,南韓大法院(最高法院)在2018年10月做出了命令日本企業進行賠償的判決。日本認為該判決有可能推翻了《日韓請求權協定》(該協定認為索賠權問題已最終解決),再三要求舉行磋商,但南韓始終未予回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