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日韓因對立失去的東西

日韓因對立失去的東西

2019/08/13

PRINT

日韓關係

   

  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表示,儘管如此,首相官邸當初仍真心希望盡可能避免被視為報復的強硬措施。因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開幕在即,不希望給南韓的訪日熱潮潑冷水,同時還擔心消費增稅後對經濟的影響。

 

  但如果不採取行動,在南韓被扣押的日本企業的資産可能被出售,日本作為最後手段啟動了「報復措施」。

 

  這樣説來,問題的本質在於,日本為何之前未能讓南韓坐到談判桌前。原因有很多,如果深究的話,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南韓眼中,日本的價值出現下降。

 

  日本的當局者和南韓專家表示,3個結構變化招致了日本的價值下降。第1是中國的崛起。因此從經濟層面來看,中國的重要性開始明顯超過日本。

 

  從佔南韓出口的比例來看,2001年中國超過日本。2003年中美也發生逆轉。自2007年起,僅中國一國就超過了日美總額。到2018年,中國所佔比例已經達到26.8%,明顯超過日本(5%)和美國(12%)。「隨著經濟的依存度下降,南韓出現了不用特別在意日本的氛圍」,日韓外交人士表示。

 

  第2個原因是隨著朝鮮擁有核武裝,日韓的對朝鮮路線的方向變得完全相反。日本為應對核武威脅,與美國合作,轉向封鎖朝鮮的方向。另一方面,南韓則更重視防止核戰爭,進一步加快與朝鮮的和解。

 

  也就是説,在最為關鍵的對朝政策上,日韓出現明顯分歧。從南韓來看,支援韓朝和解的中國是比日本更為重要的合作夥伴。

 

  第3是南韓的內政。隨著代際更替和民主化不斷推進,南韓國內認為軍事政權於1965年簽署的《日韓請求權協定》不平等的輿論正在加強。

 

  與其説是歷史問題正在削弱兩國的友好基礎,不如説上述結構變化導致了友好基礎削弱,結果也讓歷史問題更易重燃戰火。

 

  那要怎麼辦呢?不得不説沒有速效藥。為防止事態進一步惡化,或許只能努力尋找對症療法。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4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5
投票總數: 29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