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牆倒塌30年後的新壁壘
2019/11/11
但更加令人吃驚的是,始於iPhone的智慧手機普及將世界人口的約一半變為網際網路用戶。由於SNS(社交網站)、電子商務和無現金結算推動,在網際網路上流動的數據的通信量與智慧手機誕生的2007年相比增至千倍以上,推動了以此為資源創造新産業的「數據時代」的到來。
不過,沒有壁壘的時代的新興勢力也帶來了新問題。其一是GAFA等的數據壟斷。在歐洲,給區域內個人資訊流出踩下煞車的數據保護的趨勢表面化,給原西方同盟各國産生影響。
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在貿易方面,中美對立正在帶來的高關稅的「壁壘」給在柏林牆倒塌後一直呈現擴大趨勢的全球市場投下陰影。WTO數據顯示,2019年的貨物貿易量的增長率預計僅比上年增加1.2%,創出自雷曼危機導致貿易大幅下滑的2009年以來、時隔10年的最低增速。2018年世界直接投資與GDP之比僅為1.4%,處於約20年來的最低水準。經濟的全球化亮起異變的信號。
屬於GAFA之一的蘋果和亞馬遜等縮小在華業務。而阿里巴巴集團等被稱為「BATH」的中國IT企業也在美國呈現同樣的傾向。實力可以開始抗衡的雙方,但加深的卻是既非合作又非競爭的扭曲關係。
已開始有觀點指出,30年前消失的鐵幕(Iron Curtain)之後是「竹幕(Bamboo Curtain)」。包括日本在內,世界將如何跨過這個障礙?更大的智慧正再次受到考驗。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評論員 中山淳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